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要素之一,也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命脉,没有能源,任何现代文明都将无从谈起。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撑,经济、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要前提。在我国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这种“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特点,决定了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以煤为主的格局将长期存在。与其它石化能源相比,煤炭资源相对丰富,是目前我国最可靠、廉价和可以洁净利用的能源,在未来几十年内,煤炭在中国仍将占有重要地位。煤炭在中国能源中的地位也决定了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成为重要的基础产业,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重要支柱产业。 在我国,煤炭工业是重要的传统产业。建国后,我国投资建设了相当规模的煤矿、煤矿配套工程项目和煤矿装备项目,形成了煤炭资源勘探、建设、生产、设备制造、科研、教育等比较完整的煤炭工业体系。煤炭工业的发展,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随着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深入,煤炭产业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煤炭产业的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煤炭的要求极不适应。2003年、2004年我国出现了严重的“煤荒”,即煤炭市场供不应求。业内人士认为,这次“煤荒”是对过去煤炭产业这一重要基础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严重不足而导致煤炭生产能力不足的必然后果。当前,在我国投资建设中,资源浪费问题严重,煤炭产业市场化程度低,发展活力不足;煤炭产业内部组织结构、人才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所有制结构单一,国有大中型煤矿缺乏自我发展能力;煤炭产业链短,煤炭产业经济、资源、环境、安全制约突出。所有这些现象给我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中国煤炭能否满足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能否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之路,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矿难事故能否被遏制住?这些问题的解决在相当程度上还是取决于国家的煤炭产业投资政策。在加入WTO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新形势下,我国的煤炭产业投资政策还有很多局限性,这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煤炭工业自身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为国家制定完善的煤炭产业投资政策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