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旨在观察针刺晕听区配合颈部夹脊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8例颈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颈部夹脊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双侧晕听区。两组均治疗30min/次,1次/日,6日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日,总共2个疗程。通过以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的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为观测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第一次后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2、ESCV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ESCV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第一次后ESCV比较,治疗组ESCV具有极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ESCV,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SCV均有提高,治疗组ESCV有极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ESCV有极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ESCV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Vm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V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m均有改善,治疗组Vm有极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Vm有极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Vm,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愈率54.55%,总有效率96.97%,对照组32.36%,总有效率88.24%,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刺晕听区配合颈部夹脊穴与单纯采用颈夹脊穴均能够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和体征及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疗效优于单纯颈部夹脊穴疗法,说明头针疗法应用于颈性眩晕疗效确切。2、针刺晕听区配合颈部夹脊穴治疗颈性眩晕可产生即刻的效应。说明头针疗法近期的疗效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