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对农民意义重大。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合理分配利用土地资源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要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不仅促进了农业发展,也提高了农民的种粮收入;但是随着工业化及城镇化的推进,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业的发展也逐步显现出与现代农业的不协调。与传统农业不同,现代农业更注重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对农业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农场化生产,而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表现出系碎化、边际效用减少等特征,再加上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非农收入不断升高,外出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相较而言农业生产效益下降,土地抛荒现象频出。《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中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量化为“土地经营规模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面积的10到15倍、经营收入相当于当地二三产业务工收入”[1]。目前,我国户均承包面积是7亩多,按照这个量化概念,土地经营适度规模就是80-120亩。土地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现行的农业补贴政策与农户土地流转的意愿呈现出负相关性,很明显,现有的农业补贴政策已不适应土地流转的需要。在此背景下,本文就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展开研究。第一章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土地流转与农业补贴政策的研究文献,对本文的研究有着理论指导与借鉴意义;第二章梳理了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演变历程,及农业补贴与土地流转的相关性,指出农业补贴与土地流转呈现负相关性;第三章通过对弥陀寺乡土地流转现状的调查,整理了弥陀寺乡土地流转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第四章归纳了农业补贴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三种途径,并结合弥陀寺乡的土地流转现状,分析了农业补贴政策对不同的农户类型,对其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程度;第五章提出完善农业补贴政策,落实政策的宣传与实施、培育中介组织,搭建农户交流平台、健全土地利益保障机制,降低农业风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对土地的依赖性等政策建议,以适应土地流转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