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语境下夫妻间抱怨语的语用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_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抱怨引起冲突,导致夫妻间沟通失败,抱怨的相关研究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然而直至上世纪80年代,语言学家们才将目光转移到抱怨上。现有抱怨研究多为两种或多种语言的对比研究,也不乏对抱怨的实施条件、表达方式、语用策略及其回应的研究,尚无学者从心理视角对抱怨进行人际语用学解读。
  本研究以Spencer-Oatey提出的和谐管理模式和Verschueren提出的语言顺应论为理论基础,自建“和谐管理-心理顺应”理论框架,从“和谐管理-心理顺应”的语用学视角探究夫妻间抱怨,旨在还原抱怨者在实施抱怨时有意识地对心理因素和人际功能上的顺应,从而进行话语选择、实现人际功能的动态过程。本研究探索了抱怨的和谐取向、心理顺应机制及其人际功能之间的协作关系,旨在揭示抱怨这一言语行为的运行机制。
  在交际中,抱怨者对心理语境及对被抱怨者的行为期待做出动态顺应,并从语言库中选择出符合其和谐取向的特定话语、语言策略来达到期望的抱怨程度以实现特定的人际功能。因此,本研究从如下三个方面来做具体的阐释。
  本研究以影视剧《虎妈猫爸》中罗素与毕胜男夫妻二人的抱怨语为语料,首先探讨了抱怨语的人际和谐取向。通过对语料的对比与分析,夫妻间抱怨包括五种和谐取向:“和谐维持取向”、“和谐强化取向”、“和谐忽视取向”、“和谐挑战取向”,以及“和谐忽视-挑战取向”。为此,笔者在Spencer-Oatey提出的和谐管理模式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其次,笔者在人际关系管理视域下讨论抱怨的心理顺应机制。抱怨者的性格、实施抱怨时的交际目标以及情感因素都会影响抱怨的生成。最后,本研究讨论了抱怨语的人际语用功能。抱怨语主要有四个人际语用功能:满足面子需要、缓和冲突、表达情绪情感、以及建立话语权。
  综上所述,本研究从心理视角对抱怨进行人际语用解读,揭示了抱怨的运行机制以及人际功能,有利于深化人们对抱怨生成机制的理解,同时也为抱怨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其他文献
释明权是法官诉讼指挥权的一种,释明权制度是以辩论主义为基础的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其存在的合理基础是对辩论主义的限制和修正,纠正完全的当事人主义带来的诉讼不公、诉讼延迟和成本增加等缺陷。当前,我国正面临着民事诉讼模式的选择与转换,即由职权主义模式向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转换,而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并没有对释明权制度给予应有的重视。基于以上考虑,本文旨在对释明权做一专题的研究。全文共分
学位
恽代英作为中共早期优秀的革命宣传理论家,将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伟大的革命宣传实践活动中,引导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洗礼,号召广大进步青年为革命事业奉献终生。恽代英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宣传工作中,较为突出的贡献是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恽代英宣传思想体系,他的宣传工作思想,树立了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时代化、民族化的典范,摸索出了早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党的宣传工作的方式方法。恽代英首先吸收了马
学位
文艺政策是政治指导文学的具体化规定与对策,而形象创作则是文学呼应政治规定的创造性活动。文艺政策与形象创作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治与文艺的关系。新时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充盈着变化和创新的时期,文艺政策宽松,作家富有创新精神,创作了一批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作品,塑造了众多契合于时代需求的新颖而多元的形象。这一时期文艺政策与形象创作的互动变化,折射出文艺与政治关系由紧密到松散关系的调整。而以农民形象
流行语作为流行文化的代表,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和时代现象,在大众和媒体表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挖掘流行语的基本特征,分年度统计2009-2018年流行语在纸媒和网媒语料库中的使用频次,依据使用频次,从共时角度和历时角度考察流行语在两个语料库中的使用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将分析结果与流行语语言规范问题相结合,分析并提出有关建议。通过以上角度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与普
学位
处在社会急剧转型进程中的中国,正面临着新的伦理理文化和价值观念重构的关键期,一切致力于此的人文努力,都应该值得肯定,但无论哪种介入或努力都必须有足够的理理性和智慧。赵德发作为山东文学代表作家之一,对当代文化重构给予了了深层的人文关怀,在清醒地体察到世道人心的“偏至”和现实人生偏颇与不不足的同时,将“努力”的视角转向了了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小说三种”以“文以载道”的艺术形式,呈现了了中国传统文化
《儿童文学》杂志创刊于1963年,由共青团中央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创办,被誉为“中国儿童文学第一刊”。时至今日,这一老牌儿童文学杂志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历程,经过五代作家、六百余位作者、近百位编辑的精心打造,早已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一面旗帜,而名家云集,精品荟萃更是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刊物。  这一刊物的发展自然也与社会的整体进程“同呼吸、共命运”。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社会生态发生了诸多
中短篇小说是陈忠实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长篇小说《白鹿原》也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两者皆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本篇论文将以《白鹿原》为中介,探究前后期中短篇小说在人物塑造、情感立场以及民族文化态度等方面的异同,分析贯穿于陈忠实创作生涯的线性思维脉络,以整体性的思维方式,探讨中短篇小说与《白鹿原》之间不可割裂的联系。  本文第一章将依托于具体文本,对《白鹿原》和中短篇小说里出现的相似情节
李商隐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幕府中充当幕僚,他代幕主作了大量的骈文,可以说幕府生活造就了他的骈文成就,因此本文主要通过考察李商隐辗转于各个幕府的经历与其骈文的创作情况,并以此为背景探讨李商隐骈文创作的艺术特点。唐代幕府制度的发展带来了章奏之学的发达,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李商隐十八岁入令狐楚幕,之后辗转于崔戎幕,王茂元幕、陈许幕,周墀幕,郑亚幕,卢弘止幕,柳仲郢幕,职掌文书写作,以幕僚身份创作了大量代言
学位
亦舒是香港著名的小说家,作为第二代本土作家,她以定位于香港都市中产阶级女性的言情小说获得文学声誉,与金庸、倪匡并称为“香港文坛三大奇迹”,其创作量之大,令人瞠目。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亦舒的小说在大陆迅速风行,海天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分别在1996年、1999年出版了亦舒的作品集。长期以来,亦舒的小说只被视为茶余饭后的消遣性读物,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在有限的研究中,有的论者从严肃文学的立场
学位
咏物诗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它萌芽于先秦,形成发展于两汉魏晋,繁荣于南北朝时期,至唐代达到了鼎盛。唐代咏物诗可谓集大成之作。白居易作为唐代写作咏物诗数量最多的诗人,在吸取前贤写作经验的基础上,加之自己的探索与开拓,使其咏物诗作极具代表性。本文从对白居易咏物诗的研究入手,分析其文学价值和认识价值,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白诗。在研究的过程中,将白居易咏物诗放在咏物诗发展演进的大背景中加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