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5年,晋东南地区被分为长治、晋城两市,晋东南作为一个行政概念从此消失,本论文涉及的晋东南只是一个地理概念,特指今晋城市所辖的高平、泽州、阳城、陵川、沁水五个县(市),自古以来,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矿产资源丰富,始于商周、盛于春秋的冶炼业技术,在长达数千年的发展中日益精湛。不仅有“煤铁之乡”的美称,而且栽桑养蚕历史悠久,特别是明代,闻名全国的潞绸主要出产于潞州(今长治)和泽州(今晋城)。 以今天晋城市版图内古泽州高(平)、风(台)、阳(城)、陵(川)、沁(水)为主,包括古潞州(今长治市)一些区县在内的沁河流域,是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蚕桑丝绸生产基地。丝产量占全省80%,所辖阳城县为华北第一蚕茧大县,成汤曾祷雨于桑林,《穆天子传》中还有周穆王“休于获泽,以观桑者,乃饮于桑林”的记载。国家质检总局2006年192号文件向全国公告,对“阳城蚕茧”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而沁水县更是有着南阳村通往西域的丝绸古道。 沁河流域大量的野桑树林为蚕桑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至今,该地还保留这一传统产业并发展壮大,从地埂栽桑到百亩桑园,更有明清时的碑刻印证了古老的村社传统在蚕桑生产中的作用。蚕桑生产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渗透到了人生仪礼中重要的婚事和丧事中。 这一切,无不说明蚕桑丝绸的生产在中华民族古老悠远的传统文化中占据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这里有着无穷的民众智慧的结晶,这里有着古老的民族文化的精髓。蚕桑丝绸文化不仅仅表现为科学技术和物质创造,他同时也表现为种种民俗事象和意识形态。 那么,晋东南沁河流域的蚕桑丝绸业究竟起源于何时?它的历史状况如何?在参考阅读大量的地方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沁水阳城两县进行了田野调查,本着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运用民俗学理论,结合地理生态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学科知识,撰写了本论文。 论文共分四个部分,分别从蚕桑生产的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村社组织在蚕桑生产中的功能、蚕桑习俗在人生仪礼最重要的婚礼和葬礼中的体现、蚕农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蚕神崇拜和信仰四个方面,试图分析晋东南蚕桑习俗与蚕神信仰对民众生产生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