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用化学方法选择性地去除大鼠结肠神经节细胞,成功建立实验性巨结肠大鼠动物模型,从而为本实验第二部分做好准备。方法:8-9周龄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两组,麻醉下开腹,实验组用0.1%的苯扎氯铵(BAC)作用于大鼠降结肠远端2cm长的肠管浆膜表面40分钟,温盐水冲洗后关腹,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BAC。观察两组大鼠的临床症状,并分别于术后1周、2周、3周、4周、5周、6周时每组随机取2只大鼠处死,观察处理段结肠的大体解剖变化,并取作用肠段结肠进行病理检查,行HE染色观察其局部肠神经节细胞消除情况。结果:BAC处理1周后,实验组大鼠略有腹胀,神经节细胞开始减少,部分开始变性;2周后进一步腹胀,处理段结肠开始出现狭窄趋势,神经节细胞略减少;3周后腹胀明显,处理段结肠痉挛狭窄,神经节细胞明显减少;4-5周后腹胀十分明显,处理段结肠明显狭窄,其近端结肠明显扩张,肠内容物滞留,大多数肠神经节细胞消失;6周后极度腹胀,处理段结肠非常狭窄,其近端结肠极度扩张,神经节细胞完全消失。而对照组大鼠降结肠大体及病理组织学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采用0.1%BAC作用于大鼠降结肠浆膜可成功建立实验性无神经节细胞性巨结肠动物模型,为下一步进行牛初乳预防实验性巨结肠合并肠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这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该病及其并发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等方面提供了适宜的动物模型。目的:探讨服用牛初乳,是否可以预防实验性巨结肠大鼠发生肠炎。方法:按本实验第一部分方法建立的56只实验性巨结肠模型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8只。实验组从建立模型术后第一天开始口服纯牛初乳粉溶液,每天服用30ml,对照组不服用。两组均正常饮食及饮水。同时观察两组大鼠出现小肠结肠炎的临床症状的情况,并于术后5周处死大鼠,观察肠壁表面情况,取痉挛段及扩张段肠段行病理检查,行HE染色观察肠壁炎症的情况。根据临床症状和组织学检查来进行肠炎的诊断,统计两组各自出现肠炎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对两组发生肠炎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有7只大鼠发生肠炎,发生率为25%,对照组有15只大鼠发生肠炎,发生率为53.6%。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1, P<0.05)。结论:口服牛初乳粉溶液,可以降低巨结肠大鼠模型发生肠炎的发生率,对巨结肠大鼠发生肠炎有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