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并将其纳入“四个自信”体系。在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再次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文化强国建设找到了理论依据和意义建构。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军,及时了解、掌握当代大学生对文化自信的认知及态度,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本研究在理论上梳理了文化自信的概念,廓清了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内涵特性和内容要义。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源于“自身民族的文化自觉,中国制度的自信认同,世界大国的责任担当”;内涵特性具有“自主性、特色性、包容性和发展性”;内容要义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魂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命脉,中国特色文化体系之骨干,国家文化软实力之核心竞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坚强后盾”。其次,本研究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发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正确论断,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西方外来文化”设置调查问卷,调查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对文化自信的认知总体优秀,但结构性失衡;2.大学生对文化自信的内涵特征认同度较高;3.大学生文化自信与诸多人口学变量有着显著相关性;4.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认同度高、认知度低”的现象;5.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度及认知度均有待提高;6.大学生对西方外来文化认同度高认知度低,不良文化思潮成为影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负面因素。再次,针对以上结论,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原因进行质性研究,特别是对不良文化思潮如何影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机制进行了探究。研究表明,不良文化思潮在高校中通过“心理针对性、内容迷惑性、传播手段多样性和传播路径可信性”的影响机制对大学生文化自信产生负面影响。最后,针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现状提出“走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之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走西方外来文化融合之路”的自信培育路径;针对不良文化思潮提出“加强文化自信的心理认同,加强不良文化思潮内容辨析,加强网络话语权的路径掌控,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