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伦理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根基。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演进中,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普适伦理文化对大一统政治格局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当中央政权在某一民族地区或边疆地区衰微或出现危机时,以不断向前发展的经济文化互动中对普适伦理的认同,给这一民族地区或边疆地区以强劲的拉力,使得大一统政治格局得以延续发展,并且不断加强着大一统政治格局内在的有机的联系。藏族在与中原民族和周边民族的长期交往中,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对藏伦理族文化的持续浸润,使得藏族伦理文化饱含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普适伦理文化的因子。清末,受国内外时局的影响,清廷在藏主权面临危机。1906年,清政府派张荫棠进藏查办事件,张荫棠到藏后倡导的以“力挽主权”为核心的清末藏事改革,对西藏近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西藏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以创新的普适伦理文化为理论分析视角,以详实的史料为依据,以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演进为背景,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角度审视张荫棠劝导的藏俗改良进而展开深度探讨。认为张荫棠在规划与倡导全面藏事革新中,他“撰译《藏俗改良》、《训俗浅言》两编,刊发民间”,“冀荡涤其龌龊窳惰之积习,而振其日新自强之气”,是新政的舆论先导,是全面藏事革新中的重要一环,在清末藏事改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旨在巩固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张荫棠刊发的《藏俗改良》、《训俗浅言》是通俗易懂的伦理文化宣教读本,充分体现出的是20世纪初的中国普适伦理,其重要地现实作用在于倡导普适伦理,以伦理文化认同为纽带,加强国家认同;其深远历史意义在于为日后西藏社会文明进步奠定了社会舆论和思想基础,其影响惠及后世西藏自身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进而有益于加强西藏作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部分的内在联系。藏俗改良是“劝导”而并非“强令”,因而“同化藏族”、“大民族主义色彩”等相关观点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