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残疾的限制,史铁生比其他人更能体会到被社会排斥、被他人贬低、被自己的自尊刺伤的孤独感受,也更能深刻地认识与人类命运的许多问题。史铁生的孤独意识经历了从“小我”到“大我”到“无我”的三个阶段,本文试从史铁生文本中体现的孤独意识入手,探索史铁生孤独意识的演变,进而指出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体验是同构在一起的,写作使他实现了自我的完整、获得了真正的宁静。第一章引论部分,主要从史铁生在当代文坛的宁静姿态展开讨论,指出史铁生拥有许多作家都没有的对文学的真诚和信仰。史铁生的写作姿态是不媚俗、不迎合、不宣谕、不盲从的,他给人的印象是那位永远独坐在地坛一角静看人生、笑看悲欢的智者。他的创作从内心出发,心魂流经笔尖,呈现出一种纯净安宁的文学样态。第二章集中论述史铁生文本中孤独的呈现。史铁生文本中的孤独有一个变化的过程:他前期的作品较多地集中在对社会中个体无法得到社会、他人的认可的孤独,比如残疾人的被排斥被否定、“坏孩子”的害怕被孤立、“叛徒”的百口莫辩,都是社会对个人的压抑;在史铁生的创作中期,他逐渐从思考小我在社会中的孤独上升到了思考人类在命运面前的孤独,开始从个人存在的角度来探索人的孤独。在这一阶段,史铁生已经看出了人生的荒谬,从死亡、宿命和过程三个重要方面来表现了孤独的不可避免;到了史铁生创作的后期,他从哲学化的思考获得了一种神性的角度来观照现实人生:从“我是谁”的惊天之问到“何为真实”的怀疑精神到最后走入“可能的世界”,史铁生通过文学获得了精神上的最大自由。他看出了个人即是局限,精神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在这一阶段,史铁生已经超越了孤独,获得了一种宁静观看世界的角度。第三章对史铁生的写作姿态进行简要的探析。史铁生不同于其他作家的一个根本原因是他把写作看成是他活着的方式,写作不仅在物质上也从精神上拯救了他,使他获得了生命的丰盈,因而,史铁生以无比虔诚的心来进行着对文学的探索。他认为,写作过程也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体不该成为文学自由表达的限制,而先有理论后有创作和为了迎合读者或某一流派而创作都是对文学的束缚,以这样的文学观念来进行创作的史铁生无异于逆游而上的孤舟。第四章余论部分探析文学史对史铁生进行书写的可能性。纵观已有的当代文学史,对史铁生文学作品的重视程度和论述深度都是不够的。论及史铁生的文学史著作不多不说,就算有论述的也只是集中在史铁生文学创作的某一方面,几乎没有一部文学史能对史铁生做出很好的整体评价。无论是“知青小说家”、“小说家”还是“优秀散文创作者”的论述都只概括了史铁生创作的某一方面的特点。文学史家们对史铁生的忽视是有原因的,类型研究的方法和对文学经典的认定方面的局限难辞其咎,史铁生不媚俗、不赞成立场的创作姿态也有影响。史铁生对文坛的评价和读者的反应都有十分清醒的认识,但写作于他就像恋爱一样完全是他自己的事,他只以他认定的方式和原则来进行创作,这就愈发凸显了他孤独而宁静的创作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