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水钻井安全问题是制约深水油气工业发展的重要问题。论文利用高分辨率二维、三维地震资料,结合多波束水深测量,在我国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选择最受重视的两个浅地层地质灾害问题浅水流和天然气水合物进行研究。对潜在浅水流区域,采取以属性反演、超压分析为主,振幅识别为辅的方法进行预测。精细层序地层学解释发现,南海北部深水盆地存在上新世以来的古珠江深水水道沉积体系和第四纪水道,是潜在的浅水流砂体。基于遗传算法的混合反演方法发现,这些水道砂体泊松比高达0.49,纵横波速度比超过9,有效应力低、几乎表现出流体特性。推测深水水道发育区为潜在的浅水流危险区,并对其应力场状态进行分析。对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引起的地质灾害,采取振幅分析、属性判定为主的方法进行预测。通过分析在南海北部白云凹陷发现与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相关的气烟囱和海底滑坡。气烟囱具有明显的强振幅、垂向分布、低频等特征,暗示气体主要由典型的天然气水合物循环机制形成。海底滑坡呈现明显的与水合物分解相关的几何形态和力学特征,滑坡体下部发育明显的双BSR构造,推测为古BSR残留,并对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引起海底滑坡进行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