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对欧洲的公共外交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we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国际交往日益密切,各国间的交流已经达到空前的高度。随着国际交流的扩大,各国民众对国际事务的关注度在逐渐提高,民众参与和了解国际政治的兴趣度也在提升,一国民众对外交政策制定的影响也随之日益加深。因而,各国政府在执行对外政策中,也在考虑民众情绪,更加重视舆论环境。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树立本国良好的国际形象的重要性,各自展开了不同的公共外交活动。公共外交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传统外交衰落,使得外交变的公开化和透明化。同时,又因为全球化的发展、以及通讯技术的日益发达,公共外交兴起。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欧洲是目前为止世界上仍旧具有超级影响力的大洲,中欧之间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但是由于文化、政治和历史原因,中欧之间存在着很多分歧,欧洲内部对中国有很多误解和偏见。这就需要中国展开对欧洲的公共外交,向欧洲民众呈现一个立体的中国,争取欧洲民众的支持,使欧洲的外交政策向着对中国有利的方向倾斜,实现和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最大化。本文侧重于在公共外交理论的基础上归纳中国对欧洲的公共外交,从搜集的资料中分析了中欧公共外交多种多样的形式,并具体归纳为政府公共外交、二轨外交、媒体外交以及文化外交四大类。中国对欧洲的公共外交具有显著的特点。首先,中国对欧洲公共外交实施的对象的具有多元性特点,主要区别于是整体性存在的欧盟和作为存在于欧洲区域内的各个国家。其次,中国在开展对欧洲公共外交所提供的物质资源和和非物质资源非常丰富。最后,中国对欧洲公共外交组织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无论是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中欧政党高层论坛等政府间机制,还是中欧公民社会对话机制等民间机制都多方面的促进了中欧公共外交的发展。然而这种发展依旧存在文化传统、价值观取向、欧洲绿党以及各种政治制度和政治力量的约束,美国作为中欧公共外交发展的外部制约因素也不可忽视。尽管如此,中欧之间不存在根本利益分歧。观念和认知方面的差异尚未对实体关系造成重要冲击。同时,在很多全球性问题上都需要中欧良好的合作。因此中欧公共外交发展趋势依旧呈现良好的一面。中国力图于让欧洲的民众了解真正的中国,接受并支持中国的政策,形成有利于中国的舆论政治环境。中国开展对欧洲的公共外交不仅是为了中欧关系发展,更是为了更好的为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外交关系发展开辟一条新的路径,最终实现和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其他文献
销售合同文本同时具有外贸类文本与法律文本的特征,既有外贸英语的专业性,同时也具有法律英语的严谨性与准确性,这点在词句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因此如何在充分还原源文本信息
历史街区是老北京城市环境改造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载着我国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历史遗迹。近些年来,不管是历史街区本身还是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只有
马克思在《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中 ,首先通过否定青年黑格尔派 ,揭露其仍然是思辨哲学的实质 ,确立了批判的任务 ;接着又肯定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立场 ,架起了
目的:对比分析术中单次给予静脉注射氨甲环酸对于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术后隐性失血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
目的观察毫火针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采用毫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
从工具主义法律观、反形式主义法律观和多元主义法律观等法社会学的基本法观念出发,本文提出法是由社会力量的对比状况决定的权威性价值准则和程序性、可诉性行为规范。
<正>进入九十年代,女性叙事文学的蓬勃发展,构筑了文坛一道亮丽的风景。其中,主观的视角,强烈的自叙色彩,个人化的写作是这道风景中的主色调。许多女性小说以自觉的女性意识
<正>泉州是中国制造业的一个缩影,大而不强,产能过剩,同质化问题严重,身处转型关口的"泉州制造"如何突破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
<正>我国二十四史,以《辽史》最为粗疏,而尤以《地理志》为甚。过去曾有些研究者,对其错漏进行过某些考证,使讹误得到纠正,但还有不少问题至今未能解决。《地理志》是为很多
上海人,尤其是上海男人有着鲜明生动的群体个性,泾渭分明的群体边界,独树一帜的群体文化,在各类地缘群体中有着很高的辨识度。外界对上海男人似乎有着某些刻板印象,这样的印象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