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PPP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领域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应用,有效缓解了政府财政预算压力,同时提升了城市公共产品供给的质量和效率。然而在漫长的特许经营期内,受交错发生的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项目各方在期末移交时面临项目残余价值受损的问题,出现残值风险。残值风险对项目移交后的性能、功能、可持续性和可再融资性等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项目不能为公众提供持续、稳定的服务,影响项目目标的实现。因此,现在PPP各参与方越来越重视对残值风险的防范与管控,学术界也逐渐展开相应的研究。本文结合残值风险的特点与风险管理研究现状,基于公共产品理论、委托代理理论、风险传导理论等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社会网络分析、案例实证研究等方法,对城市基础设施PPP项目的残值风险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研究,提出了防范城市基础设施PPP项目残值风险的对策。主要的工作与结论如下:首先,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归纳总结PPP模式、PPP项目风险管理和PPP项目残值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第二,调研我国城市基础设施PPP项目的残值风险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合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及问卷调查法,对城市基础设施PPP项目的残值风险因素进行了识别与汇总,得到了29个风险因素。第三,基于风险关系的视角,采用专家访谈法确定29个残值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了可视化的残值风险网络,计算分析了残值风险网络的密度和可达性,以及残值风险因素的出入度、中间中心性、中间人等指标,确定各风险因素在网络中的位置和作用,并从中筛选出6个重要风险因素,即根本性风险因素(组织风险、信用风险、监管风险)和中间传导性风险因素(工程质量风险、服务质量风险、运营收入风险)。最后,基于研究结果,设计城市基础设施PPP项目全寿命周期对残值风险的防范对策。本文基于风险关系的视角来研究城市基础设施PPP项目的残值风险,弥补了传统PPP研究领域的不足,为今后PPP项目风险管理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研究成果有助于项目管理者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对残值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和控制,以保障城市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顺利移交和后续可持续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