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从我国矿业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入手,依托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在界定市矿统筹概念及系统边界的基础上,对矿业资源性城市市矿统筹发展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从市矿统筹的实践中引入协同发展相关理论,对市矿统筹的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和总结,并以典型矿业资源型城市淮南市为例,对矿业城市市矿统筹发展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对矿业资源性城市市矿统筹发展历史及现实可行性进行梳理和分析,归纳出市矿统筹是矿业城市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这一重要结论。在此基础上,对市矿统筹发展概念进行界定。从系统划分看,市矿统筹发展系统主要包含经济、社会、城市与环境、管理这四大子系统,并具有市矿系统特有的发展规律和特征。其次,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分析市矿统筹发展的影响因素。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政策、市场、社会文化等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城市与环境、管理等四个子系统方面的因素。在内外部因素分析基础上,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影响因素的结构与体系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除产业结构等少数因素外,其余因素对市矿统筹均有着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然后,在影响因素结构与体系分析基础上,分别从市矿统筹系统发展动力、系统演化机理、系统发展路径与优化三个方面研究市矿统筹发展机理。第一,市矿统筹系统发展动力主要体现在推力、拉力、阻力和压力四个方面。在利用振动力学模型分析动力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淮南市为例,对市矿统筹发展的推力、拉力、阻力和压力进行解析,研究动力演变趋势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以推力和拉力为代表的正向力要大于以阻力和压力为代表的负向力,从而形成市矿统筹发展的正向动力。第二,市矿统筹系统演化机理则按照子系统内部演化、子系统之间的演化、市矿统筹发展系统的演化这一思路进行分析。分别利用协整分析、内生增长理论及哈肯模型的分析表明,市矿统筹系统不仅存在子系统内部的协同演化,也存在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演化,它们的共同作用促进了市矿统筹发展系统的演化。其中,地区生产总值是市矿统筹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序参量,地区生产总值和三废综合利用的协同作用有利于推动市矿统筹的快速发展。第三,从系统发展路径与优化看,市矿统筹系统变量主要从城市发展和矿业发展两个着力点切入,通过对市矿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城乡居民收入、居住及出行等方面进行综合统筹推动市矿统筹发展。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市矿统筹系统的分析表明,提高市矿统筹发展水平需要长期、持续的投入,投资比例的合理性及管理水平是影响市矿统筹总水平的重要因素。进而,利用DEA模型对我国34个典型矿业城市市矿统筹系统发展效率的测度表明,我国34个典型矿业城市中,有27个城市属于市矿统筹系统协同发展DEA有效,它们均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已达到技术和规模上的有效。最后,利用博弈论对市矿统筹发展制度体系进行理论分析,并从建立沟通与协调机制、完善市场机制、构建产业发展机制、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建立社会发展新体制、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等方面对市矿统筹发展进行制度设计,并提出相应的政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