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中介语抱怨言语行为的实证对比研究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kFlande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ustin在1955年提出言语行为,Searle将其进一步发展,自此言语行为已经成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Austin指出研究言语行为的目的在于回答人们如何通过语言行事,而不仅仅是指代事物。Searle(2001:16)指出言语行为是言语会话交际中的最小单位,并且人们在言语对话过程中,会使用间接言语行为。此后学者们对于说话者如何使用语言实现某种特定的行为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研究,比如言语行为中的赞扬、拒绝、请求、道歉等。抱怨言语行为与感谢、赞扬不同,是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一种冲突,是典型的“威胁面子的行为”(Brown and Levinson)。随着Blum-Kulka,House and Kasper(1989)对跨文化言语行为对比的深入研究,国内外许多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抱怨言语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但是这些研究都很少或者没有涉及对抱怨语中内部修饰语使用的研究,尤其是针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之间的对比研究。因而,本文试图对抱怨言语行为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归纳出抱怨言语行为中内部修饰语的使用情况;以社会权力和社会距离为变量,分析来自不同专业的英语学习者在表达模式上的异同,并从语言能力及语用能力的角度对这些差异进行深层分析。该研究的调查对象分为两组:154名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学习者和147名英语专业的学习者。本文借鉴了Beebe et al.(1990)的语篇补全对话,设计了四个情景,每个场景描述不同的话题,要求答卷人写出不同的情景中自然而真实的反应,其中对说话人和听话人的社会等级身份和社会距离这两个变量加以明确的限定。作者依据Blum-Kulka,House and Kasper(1981)提出的抱怨语内部修饰的分类对问卷进行统计,并从调查对象对某一策略的使用频率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本篇研究,论述了本篇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二章进行了详细的文献回顾,包括Brown and Levinson的礼貌策略和顾曰国的礼貌原则,以及国内外与抱怨言语行为相关的研究。第三章陈述了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受试者、研究设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第四章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不同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内部修饰语时确实存在差异并且探讨了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第五章是总结部分,讲述了本次研究的主要发现,对英语教学和实践的启示以及对之后研究的建议。
其他文献
作为《金星秀》的主持人,金星的身份构建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获得了广泛的认同。本研究旨在利用语用身份和修辞人格的相关理论,从这两大密切相关的视角统一探究金星在其脱口秀
D.H.劳伦斯(1885--1930)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他是以诗人的身份步入文坛,也是以诗人的身份结束他创作生涯的。他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故事,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戏剧,文学批评,随笔和游记
多丽丝莱辛(1919-2013)是一名卓越的女性作家,《野草在歌唱》的出版是她作家生涯开始的标志。她的第一本书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从那以后,莱辛的作品开始影响整个世界。她的作品涉
对于词源信息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指对词的来源与意义演变的历史所作的研究”。广义的指“词、短语或义项的形成过程的信息。”在学习词典编纂实践中,词源信息有
舍伍德·安德森(1876—1941)是美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威廉·福克纳在四十多年前就曾说:“安德森是我们这一代美国作家之父,我们应当继承他的写作传统。”安德森1919
语法教学一直是语言学家和语言教师争论的焦点,从语法要不要教到教什么,什么时候教以及如何教。本文对认知法与交际法这两种教学方法对语法教学的处理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目的是帮
无线光通信的调制方式有多种,但缺少综合系统的分析。在详细地分析了脉冲位置调制(PPM)、数字脉冲间隔调制(DPIM)和双头脉冲间隔调制(DH—PIM)等调制方式符号结构的基础上,比较了各种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一位煤矿安全监察员仍没忘记自己的职责,在病床上争分夺秒……每次监察他都要亲自下井,每次下井都挑最艰苦、最远的路线。他从不放过一处作业地点、一项安
20世纪初期,苏联著名心理学家IvanPavlov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条件反射”概念(ConditionedResponse)。这一概念主要指在特定的条件下,通过重复性的反射作用使动物的某种
传统上,隐喻被看成是特殊的修辞格。然而,在认知语言学研究领域中,隐喻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模式,其内容是概念间的映射,是用一事物来理解他事物。我们的日常语言中充满了隐喻,反映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