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4G网络的高速发展以及5G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市场的健康发展愈发重要。然而,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一些互联网企业如腾讯、网易、脸书等内容供应商跨过网络运营商直接与用户交易,逐渐占据了用户终端,导致电信运营商对用户需求缺乏感知,成为了仅仅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的“传输管道”。一方面,为了保证用户的上网体验,运营商不得不投入资金建设基础网络设施,但新建的网络容量不久会被内容供应商新的内容覆盖,造成网络堵塞,用户上网体验下降;另一方面,内容供应商仅支付运营商少量费用,便可以使用运营商网络,且新的服务逐步侵蚀运营商传统语音、短信业务,造成运营商收入下降。由此导致运营商与内容供应商之间的矛盾加剧。为了改变当前的现状,运营商不再遵守端到端的尽力而为原则,希望通过各种策略行为获取更高收益,从而引发了定价策略问题的探讨与研究。本文结合目前双边市场、网络中立的研究现状,基于双边市场理论,在垄断结构下,针对三种场景(即优先通道、零资费和网络中立)构建数理模型,通过对博弈均衡解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在运营商和内容供应商之间不存在转移费的情况下,运营商对市场势力较弱的内容供应商提供特权获益更多,并在第四章对是否存在转移费的情景分情况对比运营商、内容供应商利润,消费者剩余,最后结合政府监管政策探讨了运营商定价策略选择问题。具体地说,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在不考虑转移费的情况下,网络非中立下的最优运营商策略都是选择市场势力较弱的内容供应商。三种模式下,选择零资费场景运营商的利润最大,优先通道和网络中立场景需要考虑到网络容量的相对大小。对于消费者剩余,三种模式下没有绝对的大小,我们需要对网络容量的大小分情况讨论。考虑转移费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对内容供应商的边际广告收入m进行讨论,当m小于其临界值时,运营商的策略为选择市场势力较弱的内容供应商实施零资费,当m大于临界值时,此时对市场势力较强的内容供应商实施优先通道,运营商的利润更大,并就得出的结论对欧美等国的网络中立政策进行了合理性分析。最后章节,结合前面章节的研究结论,对我国目前关于运营商的各种策略现状提出相应可能的建议:对于三大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之间的零资费项目,参考国际做法,具体项目具体分析;对于付费优先通道,由于此举对内容市场造成过大干扰,容易形成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局面,应该禁止;对于完全的网络中立,容易造成ISP的利润严重下降,影响其在网络容量方面的投资。5G时代正在到来,建议放宽网络中立的定义,允许偏离网络中立的实践存在。此外,文章最后,结合在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未来可能改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