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荷兰纪录片大师伊文思在20世纪70年代受到中国官方的邀请,来到正处于文化大革命的中国进行纪录片拍摄。历时5年后,反映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面貌的纪录片《愚公移山》问世,这部长达12小时的系列纪录片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法国首映后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然而随着文化大革命被全盘否定继而结束后,这部反映文革的影片受到了强烈的质疑。长久以来,对《愚公移山》的评论褒贬不一,而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影片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方面。
据此,本文以《愚公移山》所引发的争议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首先从文革时期中国纪录电影生存的语境出发,结合伊文思纪录电影的个人风格、纪录理念随时代发展产生转变的过程,对《愚公移山》拍摄时期伊文思的纪录观念做进一步阐述。其次,对《愚公移山》的拍摄背景、影片内容进行解析,同时对影片真实性做一定的探讨。在此基础上与同时期安东尼奥尼拍摄的《中国》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深入探究《愚公移山》在当时特殊的语境下和现在有何价值,以及影片的历史地位如何,同时也借用影像史学的理论对影片价值做一定的论述。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最终对《愚公移山》有一个较为客观、深入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