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常规观测资料、“973”项目自动站逐时降水量资料、TBB黑体亮温资料、红外卫星云图和1°×1°的NCEP再分析资料,应用非静力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6)对2003年6月16~17日发生在低纬高原地区一次M<,β>BCSs造成的大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引发暴雨的M<,β>CSs的结构特征和成因,并对2005年6月20~21日华南持续性暴雨过程中的M<,β>CSs发展过程进行了模拟,将引发暴雨的M<,β>CSs的结构特征与低纬高原地区形成对比,得出低纬高原M<,β>CSs的地域特征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分析表明:产生本次低纬高原暴雨的水汽在不同的层次来源不同,500hPa水汽来自孟加拉湾,700hPa水汽来自孟加拉湾和我国东部地区,低层辐合和高层弱辐散是2003年6月16日低纬高原暴雨M<,β>CSs的触发因子,暴雨前700hPa~500hPa强相当位温梯度使强不稳定能量积累,暴雨发生时不稳定能量和凝结潜热迅速释放,高层增暖形成暖中心使高层等压面升高和500hPa有β中尺度气旋性扰动生成,从而导致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进一步加强,重力波的产生和传播导致能量向外快速频散,成熟的M<,β>CSs向两侧发展,降水迅速减弱。
对比分析发现低纬高原地区M<,β>CSs各物理量的深厚程度和强度小于同纬度的华南地区,并且诸如散度、水汽通量散度等物理量的垂直轴线随高度的增高向东倾斜,暖中心维持时间较短,对流有效位能(CAPE)小。由地形敏感性试验得出,地形高度较高,水汽辐合柱短,凝结潜热释放较少是能量迅速释放的主要原因,从而也是低纬高原地区M<,β>CSs的暖心结构维持时间较高原下游地区短,使得M<,β>CSs生命史相对短,降水突发性强、强度大、历时短的主要原因。地形有利于低纬高原地区重力波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