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纬高原地区暴雨M<,β>CSs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cac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常规观测资料、“973”项目自动站逐时降水量资料、TBB黑体亮温资料、红外卫星云图和1°×1°的NCEP再分析资料,应用非静力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6)对2003年6月16~17日发生在低纬高原地区一次M<,β>BCSs造成的大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引发暴雨的M<,β>CSs的结构特征和成因,并对2005年6月20~21日华南持续性暴雨过程中的M<,β>CSs发展过程进行了模拟,将引发暴雨的M<,β>CSs的结构特征与低纬高原地区形成对比,得出低纬高原M<,β>CSs的地域特征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分析表明:产生本次低纬高原暴雨的水汽在不同的层次来源不同,500hPa水汽来自孟加拉湾,700hPa水汽来自孟加拉湾和我国东部地区,低层辐合和高层弱辐散是2003年6月16日低纬高原暴雨M<,β>CSs的触发因子,暴雨前700hPa~500hPa强相当位温梯度使强不稳定能量积累,暴雨发生时不稳定能量和凝结潜热迅速释放,高层增暖形成暖中心使高层等压面升高和500hPa有β中尺度气旋性扰动生成,从而导致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进一步加强,重力波的产生和传播导致能量向外快速频散,成熟的M<,β>CSs向两侧发展,降水迅速减弱。 对比分析发现低纬高原地区M<,β>CSs各物理量的深厚程度和强度小于同纬度的华南地区,并且诸如散度、水汽通量散度等物理量的垂直轴线随高度的增高向东倾斜,暖中心维持时间较短,对流有效位能(CAPE)小。由地形敏感性试验得出,地形高度较高,水汽辐合柱短,凝结潜热释放较少是能量迅速释放的主要原因,从而也是低纬高原地区M<,β>CSs的暖心结构维持时间较高原下游地区短,使得M<,β>CSs生命史相对短,降水突发性强、强度大、历时短的主要原因。地形有利于低纬高原地区重力波的传播。
其他文献
利用1950-2005年共56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计算了全球逐月的大气热源汇,分析了亚洲季风区大气热源汇的基本气候特征,研究大气热源汇的异常与我国天气气候及东亚夏季风、冬季风
本文以武川县为例,对1961~2003年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并于2002~2003年进行16种作物生产力和马铃薯密度与播期田间试验,在分析作物耗水量、产量、品质及能量的基础上,结合牲畜用料量及
使用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南、北半球夏季纬向平均气流变动的主要模态及其与AO、AAO和ENSO的联系,并据此进一步探讨了其与我国降水和气温的可能联系。结果表明:
旱灾是造成我国国民经济损失的十大自然灾害之首,西北地区是我国旱灾多发地带,长期的干旱伴随着偶发性的干旱,使西北地区原有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引起农业减产和生态退化甚至人畜
学位
青藏高原地区的陆气相互作用因其在区域上和全球尺度上对我国、东亚乃至全球能量和水循环的影响而显得非常重要,其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已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家们关注的
本文研究了雷暴云起电机制和雷暴云电结构以及雷暴云下地面电场,利用甘肃兰州地区的探空资料、雷达资料和卫星资料,综合分析了它们与闪电之间的关系,对雷电的预报与预警有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