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动性作为现代金融市场的生命力,其动态循环变化直接影响着金融系统稳定和宏观经济波动。近年来,系列经济金融危机表明,流动性在维护金融系统稳定中的基础性地位日益凸显。从2007年次贷危机、2010年欧债危机,直至我国2015年的"股灾"事件,均表现为流动性在供给与需求、短缺与过剩之间的严重失衡,局部性和单一形式的金融波动在流动性循环的作用下逐渐演变成了系统性和多元化的流动性危机。关于流动性循环及其风险传染研究日益成为当前金融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然而现有相关研究很少就此开展深入探究。因此,本文通过深入地分析了流动性循环的形成机理、动态影响、状态转换和风险传染等理论机制问题,构建流动性循环的风险监管理论体系,旨在进一步提升我国金融系统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首先,进一步拓展了流动性循环的理论内涵,结合金融系统稳定的系统特性,将流动性循环解析为宏观层面的流动性供求失衡,中观层面的货币流动性、市场流动性与融资流动性之间动态关联,微观层面的"保证金循环"与"损失循环"之间交互影响等层面,并通过模型构建和算例分析揭示了流动性循环的形成机制。同时,基于流动性循环的多维度特征,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离差—熵值法构建了单一维度流动性的综合测度和多维度流动性的集成测度等方法。实证表明,金融系统中的整体流动性在2006年1月~2015年12月的样本期内以2011年2月为分界线,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两阶段特征,整体流动性波动周期在分界线之后有所延长,且货币政策取向对整体流动性的均值、波动性等特征影响显著。其次,基于金融系统稳定视角揭示了流动性循环中多维度流动性之间的动态影响机制:(1)利用Bootstrap滚动宽窗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分析了货币流动性、市场流动性和融资流动性之间的非线性引导关系,它们之间参数的短期稳定性较弱,长期稳定性较强,Granger因果关系存在结构性变化。(2)运用DCC-MVGARCH模型研究了多维度流动性之间的动态相关结构,发现货币流动性和市场流动性在平稳时期呈正相关关系,在危机期间表现为负相关,融资流动性与货币流动性具有长期稳定的正相关性,而市场流动性与融资流动性之间的相关性在危机期间较低,危机后波动加剧。(3)基于流动性循环的周期表现特征,利用频谱分析法探讨了多维度流动性之间的周期联动机制,表明市场流动性的主周期要明显小于货币流动性和融资流动性,三种维度流动性在低频区都表现出较高的周期同步性,周期增益都存在一定的非对称性,而市场流动性明显滞后于货币流动性和融资流动性。(4)通过构建投资者情绪和金融市场稳定的新指标,结合TVP-SV-SVAR模型分析了投资者情绪、市场流动性对金融市场稳定的时变影响机制,发现投资者情绪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冲击效应逐年减弱且存在时滞效应,金融市场对市场流动性的依赖度日益增强,投资者情绪与市场流动性的交互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并且它们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程度在危机期间和平稳时期具有较大差异。再次,从转换幅度、转换时间和转换形式等方面揭示了流动性循环的状态转换机制,并以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为例给出了流动性状态转换过程的经验证据。通过构建AR-MS-GARCH模型分析了单一维度流动性的状态转换机制,表明每种维度流动性均具有较明显的状态效应,它们在状态内运动的稳定性较高,而状态间转换可能性较小,并以市场流动性为例构建了一类新的突变点检测指标。运用TVTP-MS-VAR模型研究了由多维度流动性所构成流动性系统的状态转换机制,可知流动性系统也具有较清晰的状态效应,流动性系统的转移概率具有较强的时变性和非对称性,而状态转换的时点往往与金融事件、政策变迁等因素相关。基于"时间尺度"、"价格尺度"和投资者交易倾向等因素分别构建了股票市场流动性和期货市场流动性的新指标,并结合MS-VAR方法研究了货币政策对这两类市场流动性的动态影响,结果发现扩张性货币政策能够增强市场流动性,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减弱市场流动性,M2和利率冲击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程度在不同的金融市场和状态下存在较显著差异。最后,从微观、宏观和行为三个层面分析了流动性风险的形成机制。在SIR模型中引入感染延迟时间,运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了银行间流动性风险传染的复杂动力学模型,结合数值仿真分析了流动性风险传染的演化规律。通过将流动性冲击分布设置为一般分布、Beta分布和IFR分布族等情况,估计了对应的流动性风险(弱)传染概率。另外,针对整个银行业和单个银行(以建设银行为例)进行了压力测试分析,利用LaVaR模型测度了中国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状况,并提出了流动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和政策建议。总之,本文研究在理论上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流动性循环分析框架,顺应了流动性理论发展的前沿方向,为金融监管当局更好地维护金融系统稳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型方法,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