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Ⅲ期结肠癌术后癌组织中的Bcl-2、TS和P27kip1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术后辅助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为结肠癌的术后辅助化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分子标志依据。方法:选取2004年1月到2010年1月间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结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分期为Ⅲ期,且术后均接受辅助化疗患者的石蜡组织标本81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38例,年龄32岁~78岁,中位年龄60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免疫组化)Max VisionTM2/HRP法检测肿瘤组织中Bcl-2、TS和P27kip1的表达情况。所有病例均随访3年,记录无病生存时间(DFS)。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卡方检验分析Bcl-2、TS和P27kip1表达与辅助化疗敏感性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多因素分析。P<0.05为显著性标准。结果:1、81例结肠癌患者中复发51例,3年DFS率为38.3%。Bcl-2、TS和P27kip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5%(19/81)、58.0%(47/81)、67.9%(55/81)。2、Bcl-2阳性表达率在复发转移患者与无复发转移患者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8.0%:16.1%, P>0.05),即Bcl-2表达与辅助化疗敏感性无明显相关性。其表达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目及病变位置方面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腺癌中阳性率高于黏液腺癌及其他类型(28.6%:0.56%,P=0.086);N2的阳性率高于N1(46.1%:19.1%,P=0.080),虽无统计学差异,但存在相关趋势。TS阳性表达率在复发转移患者与无复发转移患者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68.0%:41.9%, P=0.021),即TS表达与辅助化疗敏感性有关,阴性表达者对辅助化疗敏感。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数目有关,N1阳性率较N2低(52.9%:84.6%),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4),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病变位置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P27kip1阳性表达率在复发转移患者与无复发转移患者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66.0%:71.0%, P>0.05),即P27kip1表达与辅助化疗敏感性无关。其表达与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及浸润深度有统计学差异。高中分化组中P27kip1阳性率为79.6%(39/49),低分化组阳性率为50.0%(16/32),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5);腺癌的阳性率为74.6%(47/63),黏液腺癌及其他类型的阳性率为44.4%(8/18),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6);T3阳性率为75.0%(42/56),T4阳性率为52.0%(13/25),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41)。但在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数目及病变位置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3、将Bcl-2、TS及P27kip1表达、年龄、性别、病变部位、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目进行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TS表达(P=0.044)、病变部位(P=0.039)、浸润深度(P=0.048)、淋巴结转移数目(P=0.008)与3年DFS有关,具有统计学差异。4、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浸润深度(P=0.034,OR=1.870)和淋巴结转移数目(P=0.006,OR=2.584)为Ⅲ期结肠癌术后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1、TS表达与Ⅲ期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敏感性有关,可作为辅助化疗的疗效预测指标。而Bcl-2和P27kip1表达与辅助化疗敏感性无明显相关性。2、在Ⅲ期结肠癌中TS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数目有显著相关性;P27kip1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及浸润深度有关。3、TS表达与Ⅲ期结肠癌患者术后3年DFS有关,可作为患者的预后指标。4、TS表达、病变部位、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目与Ⅲ期结肠癌术后患者的预后有关,其中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数目为独立预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