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古時期造製出大量道經,這些道經有個顯著特徵,便是與《莊子》在主題與結構上有着密切關聯。儘管自上世紀八十年代,王明先生就提出“究竟《莊子》書裏有哪些言論與道教思想密切相關”這一論題,隨後也涌現出一大批優秀成果,但大多側重於道教義理對《莊子》哲學的融攝,在此基礎上的研究也是屬於“站樁定點式”研究、單向比較研究,缺乏對《莊子》文本與道教經典之透視研究,尤其是忽視了道派内部各經典對《莊子》的接受差異,以及二者的互動關係研究。所以,本文立足於傳統文獻的考證,以《莊子》與“中古道經”的文本構造關係作爲主要研究内容,並嘗試從生死觀、鬼神觀、宇宙觀、語言觀、體道養生論及經典的詮釋傳統等方面,對二者作一較爲全面而深入的考察。這樣,不僅可以進一步了解《莊子》經典化、宗教化、神聖化歷程,促進莊學研究向縱深化發展,還可以擴展對中古時期道派經典的形成、道教經義的發展的認識。大體而言,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緒論部分,介紹本文的研究對象、擬解决的問題及研究思路,並從歷時視角考察了與選題相關的研究及現狀,從而抽繹出道教對《莊子》接受研究的三個階段,即不同道教史觀下的早期研究、對比印證與單向影響研究、雙重互動與内部差異研究。正文部分,分爲五章。第一章爲“莊子又名‘南華’考”,旨在闡明莊子稱“南華”,實自東晋以後,爲道教神權與皇權相互作用下,各士族智識分子及愛莊人士推波助瀾的結果。考其源流,蓋與莊子被納入道教神仙體系及其嬗變有關,而《莊子》一書稱《南華》,亦可依人之號而徵之。第二章爲“中古道經對《莊子》生死觀的接受”,本章築基於道家道教譜系結構之流衍,嘗試説明中古道教不僅只“重生貴生”,它在義理上還主張“生死自然”“齊生死”“出離生死”“生死本空”;且非只專注於“守形全身”,而又别有“遺形滅形、變化無形”一路。在此主題上,也可看出《莊子》對道教“一以貫之”的作用,這屬於生死觀範疇。第三章爲“中古道經對《莊子》寓言人物的接受”,着力論證《莊子》對道教神仙體系的建構之功,並結合具體案例,透過文本深層結構,揭示出《莊子》與中古道經對道德秩序的選擇,與第一章同屬於名物、鬼神觀範疇。第四章爲“中古道經對《莊子》道術的接受”,從道術的潛修與文本誤讀、流傳等視角,論説了《莊子》“兼忘”“坐忘”“心齋”“心灰”與中古道經的共通性與差異性,並認爲《莊子》“心如死灰”論,古本作“坐若聚死灰”,今本或爲郭象删改的結果。此章屬於體道養生論範疇。前四章集中論證了中古道經與《莊子》文本的互涉及其接受程度,且在一定程度上兼及道派内部各經典的接受異同。而第五章“歷史與想象:文本的敞開與接受的可能”,則立足於宇宙觀、語言觀、民族心理發展等範疇,從經典的詮釋傳統出發,繼續追問這種接受何以成爲可能。結語部分,總括中古道經對《莊子》的接受,對本文未論及的接受範疇提出設想,爲後續研究提供方向。此外,文末還附有兩篇附録。附録一爲“《南華論》考辨”;附録二爲參閲之“中古道經”。總之,本文首次將《莊子》置於整個中古道教經義的形成、發展歷程中來研究,認爲在歷史與想象的交織中,這種在主題結構、人物形象、語辭風格、道術理論、思維模式等上的關聯性、相似性、共通性,决定了中古道經對《莊子》的接受程度;二者的分歧與衝突,即矛盾性、差異性、互斥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古道經對《莊子》的消化、吸收與改造、超越。而此接受的過程,既是中古道教經義建構的過程,也是《莊子》經典化、宗教化、神聖化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