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个体自尊水平的高低对于其人格特质反馈的记忆效应及其加工机制,以加深对自我的动力性的理解和人性的认识。在对个人记忆、自我及自尊与记忆的关系、自我的文化背景与记忆的选择性这三方面的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意欲解决的5个问题:(1)在中国人的自我建构是相依我的假设前提下,预测个体会对与自我不一致的负向信息进行深加工,造成对不一致的负向信息的回忆量优于一致的正向信息的回忆量;在中国人的自我建构是独立我与相依我并存的假设前提下,预测个体既有可能“忽视”与自我不一致的负向信息也有可能对其进行“解决”。因而本研究所要探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中国人面对有关自己的不一致——负向信息究竟是采取“忽视”还是“解决”模式?(2)探讨究竟是反馈信息的正负向性本身还是信息的正负向性与自尊水平的交互作用对记忆的偏向性产生影响。(3)试图澄清心境变量是一个混杂变量还是一个主要变量对记忆的选择性产生影响。(4)探讨自尊的记忆效应的内在加工机制。(5)进一步验证自尊的记忆效应的加工机制。 为此,在预备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4个系列实验以解决上述问题。实验1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索中国大学生的自尊的记忆效应模式。在对196名大学生进行特质自尊的团体施测后,以文本形式呈现10个正向特质形容词、10个负向特质形容词和10个中性特质形容词,然后进行3分钟的分心作业。分心作业完成后马上要求被试对已呈现的特质形容词进行自由回忆。实验2试图区分是短暂的心境变量还是长期稳定的特质自尊对记忆的偏向性产生了影响。在对181名大学生进行特质自尊和贝克抑郁问卷的团体施测后,以文本形式呈现10个正向特质形容词、10个负向特质形容词和10个中性特质形容词,然后进行3分钟的分心作业。分心作业完成后马上要求被试对已呈现的特质形容 基础心理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自尊的记忆效应的实验研究词进行自由回忆。实验3试图考察自尊的记忆效应的内在加工机制。实验所用大学生被试共89名,采用小团体施测,在特质自尊测量后在计算机上随机呈现10个正向特质形容词、10个负向特质形容词和10个中性特质形容词,操纵形容词呈现时间为1秒和4秒,随后进行分心作业并要求被试回忆所呈现的特质形容词。实验4通过实测被试对特质形容词的注意时间来考察自尊的记忆效应的机制。实验所用大学生被试82名,采用小团体施测,在特质自尊测量后被试在计算机上按照自己的速度按键阅读随之而呈现的10个正向特质形容词、10个负向特质形容词和10个中性特质形容词,计算机自动记录被试阅读每个形容词的时间。阅读完毕后进行3分钟的分心作业并要求被试回忆所呈现的特质形容词。 通过对本研究4个实验的统计分析,获得以下主要结论: (1)自尊的记忆效应模式是指:自尊水平与词性的交互作用对特质形容词的回忆量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对于正向词的回忆量,高自尊组显著高于低自尊组.对于负向词的回忆量,高自尊组与低自尊组无显著差异:而在高自尊组,正向词的回忆量显著高于负向词的回忆量.在低自尊组,正向词的回忆量与负向词的回忆量无显著差异。 (2)自尊的记忆效应并非暂时的心境使然,而是特质自尊作用的结果。 (3)自尊的记忆效应的潜在加工机制是个体在编码时对不同信息的加工时间的不同分配,而不是自我图式的自动化加工。具体而言,高自尊者分配给负向信息较少的加工时间,造成了对此信息的浅加工,即所谓“忽视”;而低自尊者对正、负向信息的加工水平是相同的,造成了其对正、负向信息无显著差异的回忆量。 (4)中国人的自我建构也许是独立我和相依我并存,自尊的记忆效应模式可能是在对独立我激活的条件下得出的。 (5)自尊的记忆效应是在对自我最无威胁的假想情境下得出的,因而可以推论,高自尊者对自我潜在的威胁是高度敏感的,对于威胁其自我的真实反馈,无疑会采取忽视策略以自我保护。 (6)自我保护动机也许是人类最基本的动机之一,具有跨文化的普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