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女性的最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多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构成,临床症状常为异常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疼痛、压迫周围器官引起的不适感、不孕等。对于有症状或疑有肉瘤变的患者,手术仍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传统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trans-abdominal myomectomy,TAM)可以保留女性的生育能力及器官的完整性,但其具有损伤大、术后并发症多的缺点。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及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trans-vaginal myomectomy,TVM)对于有症状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其均具有切口美观、患者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已被广泛应用,但对于多发性子宫肌瘤或特殊部位的肌瘤,腹腔镜的应用仍受到一定的限制,阴式手术又其手术空间狭小、具有术后病率高等不足,并不适合所有符合手术指征的子宫肌瘤患者。随着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发明,妇科微创技术注入了一种新的能量。目的:本文通过分析机器人系统辅助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myomectomy,RALM)、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及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患者中应用的临床资料,探讨机器人手术系统应用于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妇产科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17例患者的病历数据,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其中机器人组17例,腹腔镜组40例,阴式组30例,腹式组30例。收集四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肌瘤特征(类型、部位、数目及大小)、手术时间、围术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及费用的资料,建立表格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四组年龄、体重指数、肌瘤类型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机器人组与腹式组相比,在术中剔除肌瘤部位、数目及大小无明显差异,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虽然机器人组的手术时间长、住院费用高(31890.11±3130.106元),但其术后出血量(48.24±28.336ml)明显少于腹式组,且其术后排气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住院时间短;3、机器人组、腹腔镜组及阴式组均无中转开腹,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和术后住院时间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剔除肌瘤数目及大小、住院费用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机器人组术中出血量少(48.24±28.336ml),剔除的肌瘤多(个数为2.47±3.023cm),剔除的肌瘤体积最大(直径为6.41±1.670cm),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1、机器人组与腹式组有相同的临床结局,但机器人组的腹部切口小、术中出血少、围术期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手术方式;2、机器人组和腹腔镜组及阴式组相比,虽然机器人组的费用高,但术中出血少、剔除的肌瘤个数多、体积大、术后排气时间短,更适合复杂部位的肌瘤剔除,因此对于有症状、经济条件好、要求保留生育功能、保留子宫的患者,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辅助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不失为一种最佳选择;3、由于本研究中机器人组的样本量少,对于RALM术后远期并发症及预后情况仍需大样本资料的积累及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