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前培养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wo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是指能够同时承担语文、数学及其它部分科目教学的“双科多能”的教师。一般来说,这类教师最适于在农村小规模学校任教。近些年来,农村小学教师“表面超编、实际缺岗”、教学任务繁重却又难以胜任多科教学的问题渐趋严重。对此,我国部分省、市开始尝试为农村小学培养“全科教师”。鉴于农村小规模学校在我国还将长期存在这一事实,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要求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这为各地政府落实相关政策以及完善培养制度提出了要求,促使更多的地方院校参与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职前培养。然而,面临的困境、质疑的声音以及相关模糊认识等也同时存在。本文试图探明:全科教师的确切内涵是什么?为农村小学培养全科教师意义何在、有无依据、是否可行?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目标如何定位、路径如何选择、课程如何确立与实施?基于学术文献、调研报告以及政策文本的系统梳理,本文探究了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意义、价值、学理依据及现实可能性。再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浙江省试行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A、B、C三所地方院校,这些院校的教师、全科师范生、已毕业上岗的全科教师,以及部分县市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农村小学教师等五类人群进行访谈。在访谈之前编制访谈提纲,进行现场访谈录音,然后再翻录成文本以便于进一步分析。研究表明,针对农村小学师资短缺的严峻现象,确实需要尽快为农村小规模学校培养素养适合的教师,而全科教师是目前的最佳选择,这是本研究的价值论依据;鉴于学科发展既高度分化又高度整合的趋势,探索知识整合型课程以弥补分科课程体系的不足,并适应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素养需求,这是本研究的认识论基础,也能获得课程理论的支撑。对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现状的研究发现,认识上有误区、目标上较单一、课程欠完备和政策上也不给力。本研究提出的解决方案:以服务农村小学为目标、以关键能力培养为重点和以“联合培养”为路径,确立和探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目标与路径;在其职前培养的课程设置及实施上,课程结构要指向全科,课程内容要走向整合,实施过程应坚持“教学做合一”,课程评价应关注全科师范生关键能力的提升;最后基于反思的政策思考,国家政策要从硬性指标转为柔性调控、地方政府为制度创新保留空间以及地方院校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探寻。论文还对职前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进行了理性反思,目前全科教师培养存在很多问题且面临诸多挑战。如国家层面对全科教师的政策保障尚不能产生足够的吸引力,与全科教师相关的后续制度还很不完善,全科教师未来的“专业发展”存在不确定性等等。展望未来,我们应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之中。要凝练更优的课程整合经验丰富全科教师培养过程,从可持续的意义上要更加关注全科教师的职后专业发展。
其他文献
利用普通白蜡嫁接金枝白蜡可提高其观赏价值。通过采用皮下枝接和嵌芽接2种不同嫁接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2种嫁接方法嫁接成活率均较高,分别为95.3%和96.7%,但嵌芽接生长量
1993年荆门市郭店楚墓竹简的出土,及1994年上海博物馆从香港购回的战国楚简,让竹简的研究掀起一股热潮。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郭店简和上博简中的许多文字和篇章与今本《礼记》
通过对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二次开发,采用基于库伦接触算法的接触单元模拟轮轨接触,分别建立了车-桥、车-桥-墩、车-桥-墩-桩土三种有限元模型,并计算了三种模型下的高速铁
信息技术发展得十分迅速,高校计算机公共课在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普及计算机基础、提高计算机应用技能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现状与问题进行分
使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调查分析了三种类型的工程类涉外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的英语使用情况,得出以下结论:涉外工作者在工作中使用听说与读写同样频繁;工作中听到的英语常带有
院随着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和人们观赏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传统的绿化树种越发显得不满足,对品种也越来越挑剔,人们迫切需要一些新颖、独特的园林绿化树种设计来弥补短暂的
微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互促进,得到了飞速发展。如今,作为微电子技术的结晶——集成电路,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基石。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制造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技
粘土矿物广泛存在于油气层中。当油田开采作业的外界流体与油气层中的粘土矿物不配伍时,这些粘土矿物就会发生水化膨胀与分散运移,从而堵塞油气通道,使油气层的渗透率降至很
企业中层管理者包括所有处于基层和高层之间的各个层次的管理人员。胜任力分析是运用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多学科领域知识,综合研究分析驱动员工产生优秀工作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随之提高的还有人们的审美能力。逐渐单一的建筑物以及单调的色彩开始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对于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