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CAB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心绞痛复发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冠状动脉造影结果(CAG coronary arteriography)及CABG术中基本情况;分析移植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通过随访不同治疗方式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 Main Adverse Cardiac Events)发生情况来评价药物保守治疗,原位血管介入治疗及桥血管介入治疗的效果;分析桥血管治疗后MACE事件发生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在天津市胸科医院自2005年8月至2012年5月期间CABG术后复发心绞痛的744例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临床基线资料及CABG术中基本情况来分析研究CABG术后心绞痛复发患者的冠脉造影特点及移植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成功完成因移植血管病变行原位血管或桥血管介入治疗及药物保守治疗的患者340人,在2012年4月对其进行随访,观察MACE(包括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情况,来评价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以及分析桥血管治疗后MACE事件发生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桡动脉桥(radial artery RA)、大隐静脉桥(saphenous vein graft SVG)及内乳动脉桥(internal mammary artey IMA)病变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0%vs36.0%vs20.1%,p<0.01)。(2)吻合于不同靶血管的SVG桥病变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变率由高到底依次为:吻合于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左室后支>后降支>中间支>对角支>钝缘支>左前降支(48.7%vs39.2%vs37.6%vs36.3%vs33.3%vs33.2%vs33.0%vs31.9%,p<0.05)。(3)不同类型桥血管病变的部位不同:LIMA桥远端吻合口病变率与SVG桥远端吻合口病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9%vs39.6%,p<0.01);LIMA桥远端吻合口及体部的次全闭塞及闭塞率与SVG桥远端吻合口及体部的次全闭塞及闭塞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远端吻合口病变:79.6%vs51.7%,p<0.01;体部病变率:20.4%vs26.0%,p<0.01)。(4)非体外循环CABG的LIMA及SVG的病变率与体外循环CABG下LIMA及SVG的病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IMA组:13.5%vs25.1%,p<0.01;SVG组:31.0%vs39.8%,p<0.01)。(5)CABG术前与不同狭窄程度靶血管吻合的LIMA桥及SVG桥病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IMA病变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靶血管狭窄程度小于70%>71-80%>81-90%>91-99%>100%(34.4%vs26.6%vs21.0%vsl6.8%vsl2.8%,p<0.01);SVG桥总病变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靶血管狭窄程度小于70%>71-80%>91-99%>81-90%>100%(48.0%vs41.3%vs35.1%vs34.3%vs33.0%,p<0.01)。(6)靶血管直径<2.0mm的LIMA桥及SVG桥病变率与靶血管直径≥2.Omm的LIMA桥及SVG桥病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IMA组:24.8%vs16.0%,p<0.05;SVG组:40.0%vs32.6%,p<0.01)。(7)在以病变组为单位的统计分析中,SVG单支吻合,SVG序贯吻合与SVG“Y”形吻合之间的开通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64.6%vs72.1%vs77.8%,p<0.05)。(8)不同桥龄LIMA病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高到低依次为:大于10年组>小于1年组>1-5年组>6-10年组(35.7%vs28.6%vs18.7%vs14.2%,p<0.05);不同桥龄SVG桥病变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大于10年组>6-10年组>小于1年组>1-5年组(90.2%vs43.4%vs32.8%vs31.1%,p<0.01)。(9)在单因素的分析中:SVG桥血管开通组与病变组间吸烟率(42.0%vs55.6%,p<0.01)、高血压患病率(60.3%vs68.5%,p<0.05)、糖尿病患病率(39.1%vs49.7%p<0.01)、脂蛋白(a)水平(0.31±0.20mmmo/LVS0.39±0.27mmol/L,p<0.01)、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0.92±0.38mmol/Lvs1.08±0.45mmol/L,p<0.01)、高密度脂蛋白水平(1.15±0.31mmol/L vs1.01±0.29mmol/L,p<0.01)总胆红素水平(14.25±2.36mmol/Lvs11.70±4.48mmol/L,p<0.05)及主动脉收缩期流速(1.35±0.56mm/S vs1.22±0.33mm/S,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0)SVG桥病变相关危险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LP(a)、VLDL是SVG病变的危险因素,而HDL为其保护性因素。(11)桥血管病变不同治疗方式的随访中,药物保守治疗、桥血管介入治疗及原位血管介入治疗MACE率(61.8%vs30.5%vs21.0%,p<0.01),非致死性心梗率(20.6%vs9.2%vs6.7%,p<0.01)及靶病变(trage lesion revascularization TLR)再次重建率(32.9%vsl6.6%vs11.8%,p<0.0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12)在桥血管病变后不同治疗方式中:桥血管介入,原位血管介入治疗及药物保守治疗中无MACE生存率(69.5%vs79.0%vs38.2%,p<0.001)、无非致命性MI生存率(90.8%vs93.3%vs79.4%,p=0.001)及无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生存率(83.4%vs88.2%vs67.1%,p=0.001)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无死亡生存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4%vs97.5%vs91.8%,p=0.130)。(13)在桥血管病变治疗后MACE发生危险因素分析显示:LP(a)、VLDL、治疗方式的不同(桥血管介入,原位血管介入治疗及药物保守治疗)是SVG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DL为其保护性因素。结论:(1)SVG桥的病变率高于LIMA。与位于心脏后面或膈面靶血管吻合SVG桥的病变率高于与位于心脏前面靶血管吻合的SVG桥病变率;吻合于冠脉主干的SVG桥病变率高于吻合于冠脉分支SVG的病变率。(2) LIMA桥远端吻合口病变率高于体部,SVG桥中远端吻合口病变率最高,其次为体部,近端吻合口相对病变发生率较少。(3)体外循环下行CABG术LIMA桥及SVG桥的病变率低于非体外循环下行CABG术LIMA桥及SVG桥的病变率。在LIMA桥及SVG桥中,CABG术前靶血管的狭窄程度越重其桥血管病变率越低。靶血管直径<2.Omm的LIMA桥及SVG桥病变率高于靶血管直径≥2.Omm的LIMA桥及SVG桥病变率。远端与单一靶血管吻合的SVG病变率高于远端与多个靶血管吻合SVG桥的病变率。(4)在CABG术后1年,LIMA及SVG的病变率较高,此后LIMA的病变率随时间延长变化不大,但SVG随时间的延长病变率明显增加。(5)在SVG桥病变的多因素回归分析中:高血压、糖尿病、LP (a)、VLDL是SVG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DL为其保护性因素。(6)桥血管病变的治疗中,介入治疗的MACE率低于药物保守治疗,原位血管介入治疗的MACE率低于原位血管介入治疗。在桥血管病变治疗后MACE事件发生的COX回归分析中显示:LP (a)、VLDL及治疗方式的不同是(桥血管介入,原位血管介入治疗及药物保守治疗)MACE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而HDL是保护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