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及对中国文化建设的价值研究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8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文化问题一直都是学者们热议的焦点问题之一。文化在任何时期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尤其是在当今世界的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实力与政治、经济、军事等其他方面一起构成了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正日益成为各国发展战略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而言,在全球化浪潮的大背景下,如何在多元文化形态与中国传统文化结构的碰撞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升文化的软实力,对于中国的今后发展,至关重要。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全面梳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容、基本特征和中国化的历程,并结合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存在的困难,阐述马克思主义文化对于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价值所在,并就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一些研究和探讨。本文全文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涵,在准确探析、区分文化观及其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把握其内在本质和历史演变历程,旨在全面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观,为下文展开讨论,打下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的历程及其发展,详细阐述其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体现,勾勒其中国化的进程。第三部分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价值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体路径分析。
其他文献
血红蛋白病是血红蛋白合成异常的一种遗传性疾病,包括地中海贫血和异常血红蛋白综合症.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血红蛋白病基因携带者有一亿多人.本病分布广泛,以地中海沿岸,东南
自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来人类主体自我意识的发展已经到了这样一个不可言喻的地步,不仅随时随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代人的生活、行为、观念,更多的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一
同感是胡塞尔交互主体性现象学中的核心概念,胡塞尔从心理学家利普斯那里接受了这个术语,并用它来标识一种在他人感知中的特殊意向方式。在胡塞尔那晕对同感的探讨先后在自然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职教育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代,规模迅速扩展,高职生队伍不断扩大,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由于高职教育从办学历史、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特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文化工业的发展是迅速而广泛的,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是当代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源。本文在分析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对生活的关注已经从唯GDP转向对GHP(国民幸福总值)的重视。由于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生活状况、水平的不平衡,特别是贫富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