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三塘湖油田M7区块储层物性差,具有中高孔隙度、特低渗透率、高含油饱和度的特征,属于异常低温致密油稠油油藏。由于油藏埋藏深、地层异常低温、稠油粘度大等原因,导致前期开展的多元热流、氮气吞吐、雾化降粘等措施效果较差。乳化降粘技术因降粘效果好、工艺成熟、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等优势已经成为高效开发稠油的重要技术之一。本论文研究了乳化降粘技术在M7区块应用的可行性。通过设计正交实验,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降粘剂C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塘湖油田M7区块储层物性差,具有中高孔隙度、特低渗透率、高含油饱和度的特征,属于异常低温致密油稠油油藏。由于油藏埋藏深、地层异常低温、稠油粘度大等原因,导致前期开展的多元热流、氮气吞吐、雾化降粘等措施效果较差。乳化降粘技术因降粘效果好、工艺成熟、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等优势已经成为高效开发稠油的重要技术之一。本论文研究了乳化降粘技术在M7区块应用的可行性。通过设计正交实验,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降粘剂CSY-1,配方为0.5%OP-10,1.8%SDBS,0.1%Tween80,1%NaOH。该型降粘剂通过多种成分的协同效应具有良好的分散和乳化能力。在50℃、油水比7:3条件下将酸值5.8 mg KOH/g、11600m Pa·s的M7区块稠油乳化成O/W型乳状液,降粘率可达99.44%,降粘效果优于油田其他三种常用的降粘剂。进一步研究了温度、油水比、降粘剂浓度、NaOH等因素对降粘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CSY-1形成的O/W型乳状液的粘度影响不大。当油水比很大时,形成的W/O型乳状液增大了稠油粘度;当油水比达到转相含水率时,乳状液会反相成O/W型乳状液,粘度大大降低;当油水比继续减小时,乳状液的粘度进一步降低。随着降粘剂浓度的增加,降粘率先增大,后续趋于稳定。NaOH因与石油酸发生皂化反应生成表面活性剂,从而能降低稠油粘度。通过在室内开展填砂管化学吞吐模拟实验研究了CSY-1降粘剂化学吞吐开采稠油的效果。结果表明,三个周期化学吞吐的采收率达到33.71%,较注水吞吐提高了24.42%。温度、矿化度和焖井时间等因素都对化学吞吐采油效果有较大的影响。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注采比越小,产油量越高;矿化度越高,注采比越大,产油量越低;焖井24 h合适。数值模拟结果表明,CSY-1降粘剂的应用可使单井产量从3.74 t/d提高到8.12 t/d。降粘后的吨水成本和单位增油成本分别为90元/t和542元/t,经济效益良好。
其他文献
“三低”砂岩油藏的主要特征是低渗、低压和低流度。由于其储层物性差、油层压力低、流动能力弱,故水驱采收率低,而经储层压裂改造后又容易发生水窜,开发难度较大。据此,利用水平井注水吞吐渗吸采油成为开发“三低”砂岩油藏的一项潜力技术。本文通过进行常温常压渗吸实验、实际地层温度压力条件的渗吸实验、核磁共振实验、表面活性剂筛选实验、添加表活剂渗吸实验和注水吞吐参数优化,加深了对“三低”砂岩油藏渗吸机理的认识,
委内瑞拉地区Orinoco油藏是超重油油藏,具有高粘度、非均质性强的特征,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泡沫流,因此生产特征区别于一般的稠油油藏。本文先从流体流动特征出发,根据PVT实验数据对流体进行特征分析,基于泡沫油特殊的流态变化特征,定义了一个理想模型压力梯度与实际流体压力梯度的比值,拟合得到不同地层压力下泡沫油的修正函数。推导建立考虑地层非均质性和流体非均质性的上下封闭边界油藏的水平井井筒耦合模
我国大多数致密油藏天然能量不足,产量递减快,亟需能量补充,但矿场经验表明,致密油藏注入困难,导致注入量小、波及效率低、能量补充不充分。针对采用长水平井井组开发的致密油藏,本文建议使用水平井分段注采法进行开发,即将一口长水平井分为注入段与采油段分别进行注入与采油,形成同井注采、多井相互配合的开发方式,以提高注入井注入能力、扩大注入流体波及体积。本文以注气为例设计了同步注采、脉冲注采、异步注采3种注入
近年来,致密油气的开发已成为我国能源接替的重要领域。致密油开发困难,主要面临着储层物性差、渗流能力低等问题。采用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后,初期获得较高产能,但随后出现地层压力下降快、单井产量递减快等问题。采用注水吞吐技术,既能补充地层能量,又充分利用渗吸作用,实现油水置换。但是目前面临着注水吞吐主控因素不明确,油水置换效率低,多轮次吞吐效果逐渐变差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开展研究,提高油水置换效率,实现产
底水油藏随着油井底压力下降,底水易于锥进,现有试井分析方法没有考虑水平井不规则产液现象,尚不能有效确定水平井高产液位置。油藏工程方面也无有效诊断水平井水平段高产液位置的手段。本文分析了某典型区块水平井水淹规律;开展了概念地质模型的大量油藏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隔夹层、井眼轨迹等因素的影响,总结了隔夹层分布模式,并分析了各分布模式下的水平井含水率及其导数曲线的变化特征,提出了消除含水率及其导数曲线微小
针对致密-低渗油藏基质中原油难以驱动、裂缝发育导致水窜严重、常规开采方式效果较差的突出问题,开展注液吞吐开采方法适应性研究。采用人造致密-低渗均质和非均质岩心,进行水驱油模拟实验。由实验结果综合分析取得对致密-低渗油藏水驱特征的基本认识——随着储层基质渗透率的降低,水驱油效率大幅度降低,水驱压差急剧增大;渗透率越低,非均质(裂缝)储层中水窜越严重,采收率越低。致密基质中原油难以驱动与非均质(裂缝)
天然气水合物藏一般为胶结疏松的砂岩,在开采过程中岩石由于地应力的变化容易发生流固耦合作用。目前的水合物开采模拟软件只能模拟地层在弹性变形时孔隙度的变化,本文旨在将描述地层岩石扩容、压实等过程的模型扩充至水合物开采模拟器,并对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进行流固耦合数值模拟研究。首先,建立水合物开采的数学模型,包括建立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确定离散方法和数值求解方法。接着,编译Tough+Hydrate水合物开采
天然气水合物具有能量密度较高、分布十分广泛、储量极其巨大等诸多优点,是一种非常具有未来开发利用前景的清洁能源。在水合物开采过程中,水合物的分解会导致储层发生变形,涉及到多物理场耦合问题。本文基于多孔介质力学理论和相平衡理论,建立了一个能够描述水合物相变过程中储层变形的理论模型。首先基于热力学方法,推导了水合物储层的多孔介质力学本构模型。其次考虑到水合物广泛分布在细孔沉积物中,所以毛管压力对水合物相
固井作业中,水泥环密封良好是保障井筒完整性的必要条件,为了判断水泥环失效需要对水泥石力学性能进行准确描述。水泥石作为多孔介质材料,其力学行为符合多孔介质材料的特征,实际工况下水泥石内部存在孔隙水压。本文引入多孔介质力学理论对井下工况条件下的油井水泥石开展力学性能研究。首先,确定了多孔弹性本构方程为描述水泥石力学性能的力学模型,并使用有效应力的摩尔-库伦破坏准则判断水泥石破坏行为。接着改造了实验设备
CO2驱是目前提高采收率中一项重要且热门的技术,近年来在中国的应用日趋上升。CO2驱替过程中,油藏流体与CO2在油藏条件下充分混合后,其相相行为较为复杂。除了常规存在的气液两相平衡,还能形成区分于气相与油相的富CO2相。对于该类流体相行为的数值模拟则需要一个能够处理至少三相的相平衡算法。对于多达三相的相平衡算法,至关重要的前提是确定在给定温度压力下,其真正平衡时,具体的相的个数。本文则通过M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