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白血病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血液系统疾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作为急性白血病的特殊亚型,有特异性t(15;17)(q22;q21)染色体异位,形成PML/RARα融合基因。临床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经典方案是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TO)双诱导治疗,这种治疗方案可以促使白血病细胞向正常细胞分化,诱导疾病缓解。但是治疗过程中全反式维甲酸出现的分化综合征、三氧化二砷导致的严重重金属毒性,以及部分APL患者对维甲酸、三氧化二砷治疗不敏感等,APL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和远期生存均受到影响。前期研究发现,天然植物山苍子的主要成分柠檬醛(Citral)具有诱导APL细胞株NB4细胞凋亡的作用,并对人体正常脾细胞和淋巴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课题组前期对柠檬醛诱导APL细胞株NB4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柠檬醛可以诱导白血病细胞株NB4凋亡,流式细胞技术和RT-PCR技术检测到线粒体的膜电位(MMP)下降,凋亡基因Bcl-2、核因子NF-?B的表达量下降,Bax基因、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升高。本实验在前期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柠檬醛诱导APL细胞株NB4凋亡的分子机制,为柠檬醛药用价值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目的:本实验进一步探讨柠檬醛作用APL细胞株NB4后,凋亡调节基因突变型p53(mutant p53,mtp53)、凋亡诱导因子AIF基因表达的变化,研究柠檬醛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NB4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时,柠檬醛实验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柠檬醛溶液(5、10、20μg/ml,培养基乙醇终浓度5‰)培养。同时设立两组对照,空白对照和乙醇对照。空白对照组:培养基中不加柠檬醛和5‰乙醇进行NB4细胞培养;乙醇对照组:培养基中不加柠檬醛,仅加乙醇至终浓度5‰进行NB4细胞培养。各组NB4细胞培养48h后,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法检测mtp53基因和凋亡诱导因子AIF基因的m RNA表达变化。结果:(1)、5‰乙醇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NB4细胞生长计数、mtp53基因和AIF基因的m RNA表达均无显著差异。(2)、各柠檬醛实验组和乙醇对照组相比,同一时间段细胞生长计数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浓度柠檬醛实验组之间,细胞生长计数随柠檬醛浓度的递增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各柠檬醛实验组与乙醇对照组相比,mtp53 m RNA的表达均有所降低,随柠檬醛浓度递增(5、10、20μg/ml),mtp53 m RNA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逐渐降低。(4)、各柠檬醛实验组与乙醇对照组相比,凋亡诱导因子AIF m RNA表达均有所增加,随柠檬醛浓度(5、10、20μg/ml)递增,AIF m RNA表达量逐渐增加。结论:柠檬醛通过下调NB4细胞中mtp53基因的表达、上调AIF基因的表达,诱导APL细胞株NB4细胞凋亡,这种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度内与柠檬醛浓度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