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型临床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ba_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DS)、肢体活动能力(FMA)量表观察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型各量表治疗前后的评分变化,并进行比较,观察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为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提供客观依据,为进一步规范本病的针刺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对该项治疗方法在临床治疗中起到推广作用。方法1、病例选择选择60例在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针灸科病房住院患者,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气虚血瘀证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取穴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针刺治疗中风病方案临床验证)30例,对照组(针刺取穴按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中风病)30例2、基础药物治疗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2005)两组所有纳入病例均按照《指南》给予吸氧、控制血压、纠正血糖,必要时防治感染、控制水电解质紊乱、脱水降颅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日0.1g等基础治疗,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辅以必要的营养支持。3、治疗方法治疗组(针刺取穴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针刺治疗中风病方案临床验证)取穴所有穴位均规定具体的针刺方法、针刺深度、针刺角度、行针手法等参数。对照组(针刺取穴按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中风病)其治疗方案为体针取穴、针刺方法,具体方法同上述。4、疗程各组疗程均为四周(28天)每周14次针刺,每天2次针刺;基础药物治疗为14天。5、疗效评定对每组入组患者进行治疗前、治疗四周后神经功能评定,量表包括: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四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ADL)三个方面。结果治疗后两组总体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四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明显改善,两组自身治疗前后比较,经配对t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比较,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气虚血瘀型均有明显疗效,均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四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后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四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更明显,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以阴阳为纲辨证论治皮肤病,提供皮肽病阴阳辨证思路,以指导临床实践。研究方法:1)从古今医家对阴阳的认识、皮肤病病因病机、皮肤病辨证特点等方面论述阴阳辨证的理论
通过对安全气囊系统PSI5通信协议进行解析,对碰撞传感器的信号特征进行仿真。利用硬件在环仿真测试技术,模拟车辆碰撞的各种工况条件,对安全气囊控制器的控制策略及诊断策略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初步评价自拟增乳汤治疗气血亏虚型缺乳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气血亏虚型缺乳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自拟增乳汤组。口服自拟增乳汤中
背景和目的有正常性生活,未经避孕一年未受孕者,称为不孕症。未避孕而从未妊娠者,称“原发性不孕”,如曾有过妊娠无后来未避孕连续一年不孕者,称“继发性不孕”。在我国女性
目的1.描述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疾病特征和社会心理特征。2.描述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现状。3.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
背景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侯群,是各类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其发病率高,五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严重心衰患者一年生存率仅为50%[1]。现认为心衰的病理生理机制是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改革市场监管体系,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并指出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整合执法主体,相对集中执法权,推进综合执法,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
<正>国务院《关于印发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改革方案》国发〔2014〕7号)于今年2月7日正式发布,自3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目的对今年2月我国发生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分布和起源进行分析。方法应用描述性研究,对WHO和我国资料以及相关疾病流行史进行比较。结果 5种异常:流行强度:3个月内病例多
在消费公益诉讼相关制度尚未明确的情况下,解决诉讼程序启动前的关键问题,对于消协充分发挥消费公益诉讼主体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诉前工作主要包括案件受理审查机制、诉前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