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谐人格是指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维护和谐、创造和谐,以和谐的视角观察事物,用和谐的思想分析事物,以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问题、化解矛盾的品质和能力,即指个人自觉地和谐地组织自己的各种内在素质和外在条件而形成的能够进行和谐生活的相对最佳的人格。当今中国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人必须具有和谐的人格。大学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战场,理应把和谐人格的塑造作为教育的主导目标。
具有和谐人格的大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才能实现个人理想和奋斗目标。尽管方向已经确定,但具体落实到高等教育,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人格教育的地位弱化;人格教育的目标单一化;人格教育的内容狭义化;人格教育的方法简单化;人格教育师资队伍的定位模糊化;大学生接受人格教育的自觉意识淡化。还有大学生人格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大学生需求呈现多样化,但过于注重实惠;大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但责任意识较弱;大学生内心情感丰富,但情绪的波动性明显;大学生的意志力显著发展,但不完全稳定。影响大学生人格和谐状况的因素很多,既有社会环境的原因,学校教育的原因,也有家庭环境的影响,还有大学生个体自身的原因。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建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引导,为此,本文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在培育大学生和谐人格方面发挥作用:更新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理念;树立大学生和谐人格教育的价值目标;坚持大学生和谐人格教育的基本原则;遵循大学生和谐人格教育的规律;开辟大学生和谐人格教育的途径;创新大学生和谐人格教育的方法。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建构大学生和谐人格,人格教育本身必须和谐。只有和谐人格教育才能培育出具有和谐人格的大学生,和谐人格教育是建构和谐人格的前提条件。首先要构建三位一体的大人格教育模式,其次要注重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两个维度的协调发展。在教育模式上要倡导审美化人格教育;呼唤对话式人格教育;构建生活化人格教育;创建体验式人格教学新模式。
人的和谐发展是人的发展观中的最高层次和最高体现。因此,思考走向未来的和谐人格教育,就是在为教育寻找一种新的定位,就是在为文化进行一种新的准备。21世纪的教育是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以及个人能终身学习。追求人的可持续发展将是未来和谐人格教育的内在价值追求。未来我们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必须由过去的“知识教育”转变为“全人教育”。现代人格教育必须面向未来,以和谐的人格、理想的规范来引导社会的发展。要让大学生养成作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社会中的“未来人”所应有的思想素质和道德规范,必须实现“以立为本”与“以人为本”的统一;全员化与全程化的统一;发展与开发的统一;主体人格的自觉整合;专业化与规范化的统一;网络化与现代化的统一;全球化与民族化的统一。这样,我们的人格教育才是有效的人格教育,才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人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