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黄芪为: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 Hsiao)、膜英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 (Fisch.))的干燥根作正品药用。黄芪在我国中成药制剂中应用广泛,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茵作用。含黄芪的制剂种类繁多,包括补中益气丸、阿胶补血口服液、贞芪扶正颗粒、乙肝宁颗粒、玉屏风滴丸等。黄芪药材以及含黄芪制剂的现行质量标准中含量测定多采用HPLC-ELSD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本课题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采用HPLC-ELSD法,对补中益气丸、阿胶补血口服液、贞芪扶正颗粒三种含黄芪的制剂进行转移率的考察,其中补中益气丸中黄芪甲苷的转移率明显偏高,均高达400%;阿胶补血口服液中黄芪甲苷的转移率为95%左右;贞芪扶正颗粒中黄芪甲苷的转移率为30%,相对较低。补中益气丸为生粉入药,制法相对简单,对其生产的各个环节的半成品及成品的黄芪甲苷转移情况进行研究,考察黄芪甲苷转移率的合理性。2.通过四种黄芪皂苷的结构进行分析,采用液相色谱分离,Q-Tof质谱分析,对黄芪中黄芪皂苷Ⅰ、Ⅱ、Ⅲ、Ⅳ的稳定性和相互转化情况进行研究,并考察了影响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的干扰因素。结果证实在碱性环境下黄芪皂苷Ⅰ、Ⅱ均可以转化为黄芪甲苷,而黄芪皂苷Ⅲ不发生转化,酸性环境均可对黄芪皂苷Ⅰ、Ⅱ、Ⅲ、Ⅳ产生破坏作用,使其含量降低。此研究为黄芪药材以及含黄芪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研究基础。3.采用UPLC-MS法测定黄芪皂苷Ⅰ、Ⅱ、Ⅲ、Ⅳ(黄芪甲苷)四种活性成分的含量,通过多组分定量来有效评价黄芪药材的质量,并对其一测多评法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建立更加准确可靠的黄芪药材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项目和方法,使药品质量标准更趋合理化、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