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RP和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柱轴压性能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gnet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筋混凝土柱作为混凝土结构中的主要承重部件,经常会因为环境腐蚀和自然损伤等原因需要进行维修加固以确保安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以其轻质高强和耐腐蚀等优点已成为混凝土结构的常用加固材料,其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的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近些年来,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FRP)因其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较低的价格开始受到关注,但是关于BFRP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研究数量还较少,相关理论计算模型多基于CFRP试验数据得到,应用于BFRP时精确度较低。因此,对比研究BFRP与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力学性能,具有较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通过试验研究、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BFRP和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轴压性能及其应力-应变关系模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进行了6根BFRP和CFRP加固足尺钢筋混凝土柱的轴压性能试验,研究了FRP布种类和混凝土强度两种参数对柱轴压性能的影响,重点对比了等侧向约束强度下BFRP和CFRP加固柱的极限承载力和极限应变。试验结果表明:加固后柱的破坏模式显著改变;CFRP和BFRP加固C25级混凝土配筋柱的极限承载力较未加固柱分别提高了66%和61%,C50级混凝土加固柱则分别提高了51%和34%,说明CFRP的承载力提高能力较BFRP更强;CFRP和BFRP加固C25级混凝土配筋柱的横向极限应变较未加固柱分别提高了682%和1683%,轴向极限应变分别提高了562%和882%,说明BFRP的极限应变提升效果较CFRP更好,但其对高强混凝土加固柱的极限应变提升有限。然后,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BFRP和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重点分析了试件的轴向应力-应变曲线以及达到极限荷载时FRP布的环向应变、钢筋的Mises应力和混凝土的轴向应力的分布规律。模拟结果表明:模拟轴向应力-应变曲线总体与试验曲线接近,各试件的峰值应力模拟值与试验值相对误差在5.09%~14.28%之间,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纵向钢筋和环向箍筋均达到屈服状态,钢筋骨架充分发挥作用;FRP布的有效约束率在54.53%~70.67%之间,有效地发挥了其约束作用。最后,深入分析了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约束机理,选取了与本试验相吻合的三个考虑强弱约束作用的FRP加固混凝土柱应力-应变关系模型和三个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柱应力-应变关系模型进行计算。基于试验和模拟结果,从FRP加固柱的应力-应变曲线、抗压强度与极限应变等方面评估了六个模型,建议了可同时适用BFRP和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应力-应变关系模型。
其他文献
随着智能铺装路面技术的发展,含发热电缆沥青路面由于具有能源清洁与加热效果佳的优点,已经广泛的用于道路融冰雪,而层间失稳是其最典型的一种破坏类型,含发热电缆沥青路面由于具有温度加热特征,温度对层间稳定性的影响直接影响其服役寿命。本文针对含发热电缆沥青路面的层间温度稳定性展开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基于在中国辽宁省,修建了一条电加热路面试验路的建设经验,设计了含发热电缆沥青路面复合结构(30cm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人们出行需求的不断提高,大量行人广泛行走于各大商场、步行街、人行横道和演唱会现场等公共场合,这将给行人公共基础设施设计和公共交通安全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同时,一些紧急情况下的踩踏事故时有发生,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时常受到威胁。所以,行人交通安全已经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热点话题。此外,行人流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所以还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究。本文通过计算机建模和观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飞速发展,相比较于土质边坡,岩质边坡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在山区公路、铁路和矿山等建设中更是频繁出现。岩质边坡的组成比较复杂,因此目前对岩质边坡的了解还处在一定的认识阶段,有关它的研究理论并没有非常成熟。本文在极限分析的框架下,基于Hoek-Brown强度准则,对二维和三维岩质边坡的抗震稳定性以及考虑抗拉强度折减后的三维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进行研究,重点使用了拟动力方法来计算地震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城区内一些老旧建筑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使用需要,大范围的拆除重建不符合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随之出现了一种适用性和经济型较好的解决办法,即在既有混凝土框架上采用钢结构加层。由于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的的阻尼比不同、抗侧刚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如何解决两种结构阻尼比的差异,选择钢结构加层型式,应用屈曲约束支撑控制鞭梢效应,确保两种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保持良好的抗震性
随着中国人口和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长,行人和机动车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不管是在交叉口还是在路段行人过街处,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会导致交通拥堵,还会引发事故,严重影响行人和机动车的通行安全和效率,因此如何保障交通参与者中的行人和驾驶员群体的安全和通行效率是交通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论文在此基础上,以路段行人过街行为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行人过街交通特性,并通过构建行人与机动车交互仿真模型,对行人过街设施
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是一种新型组合结构,具有结构受力合理、预应力损失较小、自重较轻等多项优点,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被提出以来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剪力连接件和内衬混凝土作为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的关键构件,对桥梁的受力性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有向更大跨径发展的趋势,有必要对桥梁关键构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以角钢连接件和内衬混凝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试验和有限元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两者的抗剪
红层风化残积土力学性质较差,作路基填料易导致路基塌陷、翻浆唧泥等现象。为改善红层残积土的不良工程性质,本文依据水泥、钛石膏两种材料的特殊工程性质,提出采用水泥改良红层残积土,并添加钛石膏作水泥缓凝剂,以改善其工程特性,其中,外加剂总掺量选用10%和15%两个比例,制样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测量其强度性能,并对破坏后试样进行扫描电镜、压汞等各项微观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发现当水泥配比为6%时,改良后
近年来,为解决能源短缺、生态恶化、环境污染等问题,我国大力推动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新型建筑结构形式和建造形式,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并随着“碳中和”与“新农村建设”概念的提出,装配式建筑日益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装配式建筑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装配式墙板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在传统冷弯薄壁型钢龙骨架内填筑轻聚合物填料而形成的一种新型预制冷弯薄壁型钢填充复合墙板,具有轻质高强、保温隔热
地铁隧道施工不可避免会对着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当周围存在地下管线时,时常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管线作为民生工程,一旦发生毁坏不仅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还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研究地铁隧道施工引起的管线变形规律及其原位防护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理论意义。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分析城市开挖工程对周围土层以及地下管线影响的基础上,运用FLAC3D数值仿真软件建立了管线-土体-隧道相互作用
仪式是中国共产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依据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多种形式的仪式,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决心和信心。党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新时期五个阶段的教育仪式实施目的和实际效果有一定差异,但教育功能和效果也明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