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疾病、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等一系列不可控制的因素,使得我们的社会出现了一类特殊的人群。他们处于社会的边缘,没有能力供给自己的生活,忍受疾病的折磨,他们是妇女、儿童、艾滋病患者、癌症患者、残障人士、失独家庭、空巢老人等等,无形的被隔离于正常社会生活之外。在2002年,朱镕基总理首次提到了弱势群体这一概念,它代表了所有生活能力不及正常人水平的人群,而后这个名词广泛在国内使用开来。弱势群体作为公益广告一个重要的广告表达群体,他们需要通过公益广告来发声,获得社会援助和大众的帮助。所以本文将弱势群体公益广告中的广告表现作为研究对象,在文章第二部分分别讲述弱势群体和公益广告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两者相结合之后的广告形态,以横向(空间)与纵向(时间)为轴线,归纳总结弱势群体在国内外的公益广告中、在广告业不同发展阶段中的不同表现和角色定位,得出三种弱势群体在公益广告中的示弱现象,将它们分别定义为为积极、中性、消极示弱现象。并且根据分类,在文章接下来的第三部分选取各类示弱现象的几种典型案例,来描述和具体阐释三种示弱现象的定义。通过对现象的描述,得出相关的结论:首先,画面感压抑、色调灰暗,通过直接的弱势地位描述来获取大众的同情的公益广告,将其定义为消极示弱现象,这是公益广告最初发展的几十年最常用的方法、最常见的示弱现象;其次,通过客观的现状描述,不夸张也不隐晦的表达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此类公益广告可以定义为中性示弱广告;最后,开启弱势群体的另一面,向受众传递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这一类型的公益广告,都将其称为积极示弱现象,这种类型的公益广告诞生于信息社会急剧发展的现在,这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本文旨在研究弱势群体的“弱”的表达机制,每种不同的表达机制都慢慢成为一种现象,而现象的背后就是出现的原因,现象的结果就是受众观看广告之后的感想。公益广告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劝说,能够最大范围的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和行为改变,这是所有公益广告都在追求的效果。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根据广告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将三种示弱现象与专业理论结合在一起,分析其利弊,得出结论。笔者认为在现代广告环境下,积极示弱现象最适合中国公益广告的制作和后续发展的需要,从这个方向上深入研究和探讨,能够为以后公益广告的发展以及其效果的增强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