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取传统的词汇研究方法,在尽可能广泛收集一、二手语料的基础上,将赣南几组方位词分成单纯和合成方位词,进行语义分析。“上”义方位词主要有“上”“脑”“高”和“上底”“上背”“上向”“墈上”。根据语法位置,“上”分为“上1”和“上2”;“脑”“高”作为方言词缀,粘附在名词和方位词后面,表义和“上2”类似。从历时角度看,“脑”在元朝北方官话里用作方位词缀,由认知隐喻而成方位词;“上”义合成方位词比单纯方位词表义单一,集中在地势较高和河流上游。“下”义方位词包括“下”“”“脚”和“下底”“下脑”“脚下”“肚下”等,“下”的方位义及其引申义有十多种,搭配的名词类型比较丰富;而单音词“”“脚”和合成词“肚下”“脚下”等表义单一且与其搭配的词语也有限,这跟其本义有很大关系。“前”义方位词中有“前”“先”“口”“面”“头”和“面前”“前头”“前高/前向”“先行”等,其中“先”多表示时间,后演变出方位义和次序义;“口”多附在如河、坑等表示地形的名词后面;“面前”表前面,跟“前面”相似,但意义略有区别;“前高/前向”为宁石片区的说法,表示前面,“先行”由动词结构“走在前面”虚化而来。“后”义方位词包括“后”“背”“尾”和“后头”“后背”“背向”“后屎背”等,“背”作为客家话特色方位词,多粘附在名词或方位词“上”“下”等后表示方位;“尾”附在名词后表方位,本文认为“尾”跟“脑”“口”等演变动因类似,是由人的认知隐喻形成而来的。赣南地方多,一个意义采取着不同语言形式表达。本文采用“上”“下”“前”“后”义类各分单纯和合成词的形式用共8幅图将其分布展示出来,并从历史成因、经济影响、地理交通条件、居民迁徙等角度解释其分布原因。这些影响因素中经济力量的影响、行政区划的影响是比较重要的;其次就是地理交通条件的影响和居民迁徙的影响;文化心理与语言习惯只是影响少数词语的使用;推广普通话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