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颈前路单间隙融合术后该节段的椎间高度改变对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方法选取2002年至今在我院行颈前路单间隙减压植骨融合术的患者,共73例。平均年龄52岁(41~69),男42例,女31例。随访时间均达到1年。均拍摄颈椎正侧位及过伸过屈位片。依据融合后该节段的高度较其原来高度的改变分组,差值在±2mm间的定为无变化组(35例),术后椎间高度减小>2mm归入减小组(18例),术后高度增大>2mm归为增大组(20例)。分别测量上位节段术前、术后3个月、1年及2年的椎间高度的改变、活动度的改变、椎体间滑移的变化,并观察病变节段的上下邻近节段是否出现异位骨化,且统计三组病人中出现异位骨化(HO)的病例数。分别比较术后不同阶段的三组间是否有统计学差别。以此来分析评价融合节段的高度改变对相邻椎间盘退变所产生的不同影响。结果所有患者融合节段术后1年、2年的上位椎间高度、活动度及椎体间总滑移与术前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较术前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术后1年和2年上位椎间盘出现明显的退变,且随着时间延长退变越严重。术前三组的上位椎间高度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月各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减小组与无变化组比较,上位椎间高度的减小有统计学意义,增大组和无变化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年的减小组和增大组分别与无变化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前及术后3个月、术后1年三组的上位椎间活动度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年的减小组和增大组与无变化组比较,上位椎间活动度的增大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前及术后3个月、术后1年三组的上位椎间总滑移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年的减小组和增大组分别与无变化组比较,上位椎间总滑移的增大均有统计学意义。减小组的异位骨化率高于无变化组,有统计学意义;增大组的异位骨化率同样高于无变化组,有统计学意义;增大组和减小组的异位骨化率无统计学差别。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在临床上已应用多年,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目前已经是公认的较成熟和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但在目前临床观察中已经出现了的和理论上存在的问题仍有不少。本文通过测量大量X线指标,进一步认识颈前路融合节段的椎间高度的不同对邻近椎间盘退变所产生的不同影响。颈椎前路单间隙融合术后会导致邻近椎间盘的退变,但融合后的椎间高度达到正常时的退变较慢,椎间高度增大或减小均会加速邻近椎间盘的退变。因此,融合后的椎间隙应恢复其正常的高度,这样会延缓邻近节段椎间盘的退变,进一步提高手术的远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