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重大国家战略,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成为新的时代课题。其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中国的人口数量和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耕地作为养活中国人的重要生产资料,耕地资源保护是维护粮食安全、国家安全的关键工作。但是反观当下的耕地保护现状,寸土寸金的有限耕地资源承受着数量、质量、生态的三重挑战,耕地污染、退化、抛荒等问题凸显。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地理学与景观生态学融合的视角出发,以湖北省恩施市为例,摸清耕地质量现状,分析耕地景观格局与耕地质量的相关性,尝试在生态景观指引下寻找耕地质量识别、耕地质量保护工作的突破口,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理、耕地占补平衡等工作提供理论拓展、实证探索和现实依据,从而更好实现耕地的“三位一体”保护。首先以土地肥力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人地协调论为指导,从耕地的立地条件、土壤理化性状、农田配套基础设施等层面建立耕地质量评价体系,从乡镇尺度以及海拔、河流、道路、农村居住点等地理要素影响两个角度分析恩施市的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其次,以耕地所在乡镇、不同海拔、与河流、道路、农村居住点不同距离为分类原则,用Fragstats4.2软件计算选取的8个景观格局指数,并分析空间格局特征。然后,运用GeoDa软件对恩施市耕地质量、景观格局指数进行全局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究其空间集聚特征。最后,以恩施市213个行政村为样本,通过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耕地质量与耕地景观格局指数间的相关性。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耕地质量较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恩施市的西南角和东南—西北走向上的中部地区。质量较差的主要分布在恩施市东南—西北走向上的两端地区。耕地多分布在海拔较低,与河流、道路、农村居住点较近的地区。耕地质量受到海拔、河流、农村居住点的影响较大,随着海拔降低或与河流、农村居住点距离的缩短,耕地质量好的耕地面积比质量差的耕地面积多,耕地质量受到道路的影响不大。(2)市中心区域耕地的景观优势度较小,斑块形状更加简单、规整,破碎度较小,但是聚集性、连接度等较差。海拔越高耕地的聚集度、优势度越低,破碎性越大,形状越复杂、不规整;与河流距离较远的区域(2000m以外)聚集度、优势度较好,但更破碎、形状不规整。与道路、农村居住点越近,耕地优势度更好,更聚集,与道路越远的地区,形状越复杂、不规整,破碎度大,与农村居住点较远的地区形状反而更简单、规整,破碎度小。结合耕地质量的分布状况,耕地质量与景观格局指数的空间分布有一定关联。(3)耕地质量平均等、斑块类型面积(CA)、最大斑块百分比(LPI)、斑块密度(PD)、景观形状指数(LSI)、平均邻近度指数(MPI)、聚集度指数(COHESION)、边缘面积分维数(PAFRAC)有一定的全局空间正相关关系,呈现空间集聚性。耕地质量平均等与斑块类型面积(CA)、最大斑块百分比(LPI)、平均邻近度指数(MPI)、聚集度指数(COHESION)的局部聚集现象较为明显。(4)斑块类型面积(CA)、最大斑块百分比(LPI)、平均邻近度指数(MPI)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恩施市耕地质量判别依据,因为80%以上行政村的耕地质量与斑块类型面积(CA)、最大斑块百分比(LPI)、平均邻近度指数(MPI)呈现正相关关系,这些地区的耕地质量相对较好,而负相关的地区耕地质量较差。斑块密度(PD)、景观形状指数(LSI)不是可靠的耕地质量识别依据,因为耕地质量与斑块密度(PD)、景观形状指数(LSI)呈现正或负相关性在区域上的都没有优势性。(5)耕地质量与景观格局指数有一定程度相关性,景观格局指数可以作为耕地质量识别、土地整理、耕地占补平衡等工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