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云是地球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云和环境空气之间的湍流夹卷混合过程对云的宏微观物理特性、暖云降水形成过程以及气溶胶间接效应的评估都有显著影响。然而对该过程的理解还很有限,参数化方案还需要进一步改进。而且夹卷与云滴谱离散度的相互作用有待深入理解:一方面,夹卷混合机制对云滴谱离散度的影响还缺乏定量的分析,主导云滴谱离散度和夹卷率相关关系的物理机制和关键影响因子还不清楚;另一方面,离散度对夹卷混合机制的影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是地球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云和环境空气之间的湍流夹卷混合过程对云的宏微观物理特性、暖云降水形成过程以及气溶胶间接效应的评估都有显著影响。然而对该过程的理解还很有限,参数化方案还需要进一步改进。而且夹卷与云滴谱离散度的相互作用有待深入理解:一方面,夹卷混合机制对云滴谱离散度的影响还缺乏定量的分析,主导云滴谱离散度和夹卷率相关关系的物理机制和关键影响因子还不清楚;另一方面,离散度对夹卷混合机制的影响在传统的夹卷混合机制定量描述方法中没有考虑。本文围绕以上问题开展研究,主要结论如下:本文使用显式混合气泡模式(EMPM),在不同初始条件下驱动模式,模拟了约2.3万个个例,增强了模拟结果的代表性。基于未消散的约1.2万个个例发现,随着高度的增加,夹卷混合机制由非均匀混合向均匀混合转变,因为夹卷高度越低,云滴尺度越小,越容易发生完全蒸发。随着混合时间的推移,夹卷混合机制由均匀混合向非均匀混合过渡,再向均匀混合发展。综合利用这些模拟结果的云微物理量,建立了夹卷混合机制的参数化方案。通过参数化方案计算出的云滴数浓度和EMPM中的实际数浓度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证明了参数化方案的可靠性。由于EMPM是为研究夹卷混合过程而设计的,不限于特定的区域,且大量模拟考虑了影响夹卷混合机制的不同因子,因此,该参数化方案具有普适性。除了云滴数浓度,本文还定量分析了夹卷混合机制对云滴谱离散度的影响:随着混合均匀程度的减小,离散度先增大后减小,这修正了传统定性分析结果的片面性(认为夹卷混合越非均匀,离散度越大),并且具有理论支撑(当极端非均匀机制发生时,离散度会减小到与绝热云一致)。离散度与混合均匀程度之间的正负相关性与小滴数浓度有关,本文提出了两个新的无量纲量来定量描述小滴的作用以及云滴部分蒸发和完全蒸发的强弱。当部分蒸发大于完全蒸发时,小滴增多,此时如果完全蒸发较强,离散度与混合均匀程度负相关;如果完全蒸发较弱,两者正相关。另外,当完全蒸发大于部分蒸发时,两者正相关。正负相关性也受到卷入环境空气相对湿度、环境空气比例和湍流耗散率的影响。夹卷过程除了夹卷混合机制外,夹卷率是另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以往的观测研究表明离散度和夹卷率之间的关系可为正相关或为负相关,结论不一致。本文利用EMPM再现了正负相关关系,并揭示了导致正负相关性的机理,提出了概念模型。当卷入的环境空气中含有云凝结核时,卷入凝结核的活化是小滴的主要来源。如果小滴蒸发占主导,并能使环境空气达到新的饱和,那么离散度和夹卷率呈负相关;如果小滴蒸发的同时,大滴亦大量蒸发,那么离散度和夹卷率呈正相关。如果卷入的环境空气中不含凝结核,夹卷混合过程以大滴的蒸发为主,两者呈正相关。两者相关性亦与诸多因子有关:负相关对应着较大的垂直速度、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卷入环境空气个数以及较小的云滴数浓度和适中的湍流耗散率和含水量。以上内容讨论了夹卷过程对离散度的影响,反过来,离散度的大小亦会影响夹卷混合机制。以往研究中在分析夹卷混合机制时,往往假定初始谱分布的离散度较小,甚至等于0;随着夹卷混合过程的进行,体积平均半径减小,符合理论预期。但是,本研究发现当初始谱分布的离散度较大时,体积平均半径在蒸发过程中会逐渐增大,原因是小滴容易完全蒸发,大滴的比例增大。此时,体积平均半径与含水量或数浓度呈负相关,这种现象可能被错误地认为是非均匀混合并随后抬升过程。基于上述两种微物理关系定义的传统均匀混合程度均为负值,表明传统方法存在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离散度的定量描述夹卷混合机制的新方法,称为分档-加权均匀混合程度。该方法将夹卷混合均匀程度的计算拓展到了适用于宽谱的情形。新方法的合理性有三个论据作为支撑。第一,分档-加权均匀混合程度始终在0~1.0这个范围内,当离散度减小为0时,该物理量与传统的均匀混合程度等价;第二,分档-加权均匀混合程度与丹姆克尔数的倒数以及过渡尺度数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和理论预期一致;第三,分档-加权均匀混合程度在夹卷混合过程中均先减小后增大,具有清晰的物理解释。对云滴数浓度、含水量、卷入环境空气尺度、权重函数以及初始谱分档数量进行了敏感性试验,验证了上述结果的可靠性。
其他文献
大气环流的春夏季节转换问题是一个经典的研究课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普遍关注。它是大气环流变化的一个特殊阶段,可以作为大气环流变化研究的一个切入点,有助于深入认识东亚大气环流在春夏季节的演变规律,进而为我国初夏气候的预测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利用再分析资料和观测资料,以亚洲中高纬春夏季节转换为研究问题,提出了一个界定季节转换的客观方法,并总结了其关键特征和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影响春夏季
利用NCEP/NCAR逐月再分析、NOAA海温、Hadley海温、美国气候预测中心(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CPC)Nino3.4指数、中国国家基本站观测数据、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West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以下简称“西太副高”或“WPSH”)特征指数等资料,采用了经验正交分解(Empirical Orthogonal
雾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低能见度天气现象,其长期变化特征包括两个方面,雾频次(雾日)与雾生命时间(持续时间)。前人研究表明,雾长期变化的影响因子为气候变化、城市化(指土地利用改变引起的热岛干岛效应)、气溶胶。过去50年,中国东部气候发生显著变化,同时,城市化快速发展、气溶胶污染加重。雾作为一种发生在近地面的云,对这些因子的响应程度应该更强,变化特征可能较为显著。然而,这三个因子对雾的影响交织在一起,很
大气的热力和动力特性决定了云的生成、发展和消亡过程,影响云粒子数浓度、大小和相态等微物理参数分布特性,同样云的微物理结构及其垂直运动特征也反映了大气热力、动力结构及天气系统的发展。因此,对云的宏观、微物理以及大气垂直运动的精细探测对揭示天气系统的生消和发展演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布设在北京地区由毫米波云雷达、微波辐射计、风廓线雷达和激光雷达组成的垂直廓线综合观测站,开展云微物理参数观测试验。
研究表明,对流层中水汽初值的误差是数值预报,尤其是短时(0–12 h)预报中不确定性的重要来源。相比传统的常规观测资料,星载微波湿度计资料由于其覆盖范围广、垂直分辨率高,并且可以穿透非降水云探测到云内大气湿度信息等优势,能很好地弥补常规观测资料的不足。因此,同化微波湿度计资料对改善对流层中水汽初始场以及提高数值预报精度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受到纬度、扫描角、地表发射率以及云降水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微
环境风的垂直切变是影响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关键因子之一,深入理解垂直风切变影响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物理机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也对改善热带气旋强度预报具有重要意义。观测研究表明垂直风切变不利于热带气旋的发生发展,统计研究也证实了垂直风切变与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负相关关系。同时,热带气旋强度变化与垂直风切变所在高度的密切关系也逐渐被认识,统计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均显示热带气旋的发生发展对对流层低层的垂直风切变更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了解中国区域的植被-气候系统有助于更好地研究未来区域气候变化。但是当前对东亚地区的未来气候预估研究多缺乏考虑植被和气候的动态耦合过程,因此本文利用动态植被模型CLM-CNDV以及其与区域气候模式的同步耦合模式RCM-CLM-CNDV进行了多套数值试验,重点关注植被和气候动态耦合在区域气候变化中的影响,研究了1.5℃和2℃温升背景下未来中国区域植被变化特征,耦合
热带气旋(TC)形成于热带海洋上空。由于海上高精度观测资料的缺乏和TC生成涉及到多尺度相互作用的复杂性,造成了TC的生成仍然是台风动力学中一个未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基于再分析资料的诊断分析和中尺度模式的数值模拟,研究了热带季节内振荡(MJO)和东风波扰动对TC生成的影响及其机理问题,得到以下三点主要结论:(1)阐明了MJO对TC生成的调制作用,并揭示了在不同的海域MJO影响TC生成的决定性因子的差
本文针对地基微波辐射计应用中疏于系统标定和数据订正而导致的亮温数据偏差以及云对大气温湿度反演的影响问题,根据辐射传输理论和辐射计性能开展地基微波辐射计亮温模拟计算分析和质量控制研究,细化晴空、云天样本的筛选,建立起基于晴空样本的全样本亮温数据的系统偏差订正方案;根据云天辐射传输理论定量分析云的辐射贡献,基于辐射计各通道对云的响应分析,提出“三通道法”利用微波辐射计自身三个通道的观测亮温反演云参数;
广西位于华南西部,地形复杂,具有独特的气候特征,是我国暴雨的多发地区,每年因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给广西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目前在广西暴雨气候变化及其异常成因方面仍有很多重要问题还没有研究清楚,因此研究广西暴雨多尺度变化异常特征及其成因,加深对暴雨事件频发物理机制的认识,提高广西洪涝灾害预测水平以及防灾减灾非常重要。本文利用1961~2016年广西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等资料,使用统计诊断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