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活性可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与苯胺五聚体嵌段共聚物在心肌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g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熟的心肌细胞是终末分化细胞,缺乏再生能力。因此,心肌损伤后导致心肌细胞不可逆的丢失,只能由成纤维细胞增生形成瘢痕而修复。设法增加心脏内心肌细胞或心肌样细胞的数量能改善此类患者的心功能。组织工程学的诞生为人类再造各种有功能的人体组织或器官带来了希望,同时也为病损的心肌提供了修复的可能性。组织工程学是将细胞生物学和材料学、工程学相结合进行体外构建组织或器官的新兴学科。其基本原理是将体外培养、扩增的,具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种子细胞与可降解材料相结合,形成细胞-材料复合物,在体外培养一定时间后植入体内用以修复替代病损的组织器官。近年来,国内外心肌组织工程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展现了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当今可供临床应用的修复材料都缺乏导电性,并有钙化和血栓生成的危险。目前导电高分子材料已悄然走进生物医学领域,是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学家关注的焦点。聚吡咯等高分子聚合物可以像金属一样导电;而且可以制作成各种特殊性能的新材料,但缺乏导电性限制了其在心肌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目前已经有人针对聚苯胺等电活性聚合物存在的生物相容性差、不可降解以及溶解性差难以加工等等缺陷进行了相关的改性研究工作,制备出了可生物降解的脂肪族聚酯与苯胺低聚体的嵌段共聚物。通过将脂肪族聚酯和天然生物高分子的引入,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电活性材料的溶解性,使其可以在如氯仿,四氢呋喃和水等低沸点溶剂中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同时还极大地提高了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而引入的苯胺低聚体,它不仅具有和聚苯胺相似的电活性,同时由于其短的共轭结构,当材料中可生物降解的部分消失之后,苯胺低聚体可以通过肾脏排出体外,真正达到达了可吸收生物材料的体内应用要求。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聚乳酸与苯胺五聚体的嵌段共聚物在心肌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方法:利用C6和H9c2细胞系,MTT法及荧光染色法研究材料的细胞毒性,细胞粘附性;并且在特定的电压及(5v,1Hz,500ms)频率的存在下,研究一段时间内,材料的电活性对细胞的形态及增殖的影响。同时对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进行了检测。结果:结果表明,嵌段共聚物的细胞毒性小(仅次于聚乳酸),细胞粘附性最好,在特定的电压及(5v,1Hz,500ms)频率的存在下,材料的电活性促进了细胞的增殖,同时,在形态上,出现了类似神经“突触”样的结构。并且,电刺激后,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有所增加。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内Ang-Ⅱ免疫阳性神经元数目及AT1表达的变化及组织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是否激活,探讨室旁核内Ang-Ⅱ在糖尿病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人表皮生长因子是由53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量单链多肽类细胞因子,它对酸和热稳定。它的显著生物学效应是能够促进内外表皮细胞的生长,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烧伤、创伤、角膜的移
学位
为了能更合理的利用小麦的近缘野生种节节麦资源,我们对节节麦进行穗发芽抗性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了解它们的遗传变异信息,从而为选择杂交亲本,培育出优良品种提供依据。穗发芽的测定方法中,培养皿籽粒发芽法是一种简便易行、准确性较好的方法。本试验发现不同品种(系)籽粒发芽率差异表现明显,T008、T016、T068三个品系室内籽粒发芽率较低,说明该品种种子休眠期较长;国外品系RM0258、Y172、Y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