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登革热是由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和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为主要媒介传播的的输入性虫媒传染病。近年来,由于境外病例输入压力较大和白纹伊蚊的高密度和广泛分布,主要引起广东、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区域和云南中缅边界地区的登革热当地暴发。本世纪以来,登革热的暴发流行多是白纹伊蚊传播的疫情,但是2007年9-10月广东省雷州半岛的2起登革热当地暴发是由埃及伊蚊引起的,对登革热的预防和控制,已经得到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关注。到目前为止,控制媒介蚊虫是控制登革热暴发的最有效措施,化学防治因具有快速高效的杀虫特点被广泛应用,由此产生的抗药性问题备受人们的关注,开展相关研究非常重要。本文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蚊虫抗性监测方法,以实验室敏感品系为参考基线,研究了北京、青岛、郑州、上海、慈溪、衢州、南昌、广州、海口九个野外种群白纹伊蚊幼虫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杀螟硫磷、双硫磷、仲丁威的抗药性水平;以实验室品系埃及伊蚊为敏感基线,研究了广东省湛江市、海南省儋州市、昌江黎族自治县、三亚市四个野外种群埃及伊蚊幼虫对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杀螟硫磷、双硫磷、敌敌畏、仲丁威的抗药性水平。同时,为了解白纹伊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发生风险,筛选了白纹伊蚊对溴氰菊酯的抗药性品系,并评估了其抗性风险,为蚊虫防治指导用药提供理论依据;为初步了解白纹伊蚊对溴氰菊酯抗药性机制,本文初步研究三种增效剂对溴氰菊酯的增效效果。得到的研究结果如下:1.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与敏感品系相比,我国九个不同地理种群白纹伊蚊幼虫的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敏感性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其中浙江慈溪市白纹伊蚊幼虫的抗性较高,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的抗性分别为15.16、7.32和7.76倍;南方几个城市如上海、南昌、广州白纹伊蚊幼虫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抗性水平为低-中等水平抗性;其余几个野外种群较为敏感。虽然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用药史较长,在大田农业中使用较多,但九个地理种群白纹伊蚊幼虫对这两类杀虫剂均低-敏感水平抗性,鉴于其敏感程度不高,仍需谨慎使用这两类药剂。2.埃及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与敏感品系相比,发现广东湛江市埃及伊蚊幼虫的抗性水平较高,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的抗性分别为13.07、6.74和7.94倍;儋州野外种群次之。各地理种群埃及伊蚊幼虫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均较为敏感,甚至发现儋州市埃及伊蚊幼虫对杀螟硫磷、双硫磷、仲丁威的敏感程度高于实验室敏感品系。3.白纹伊蚊对溴氰菊酯的抗性风险评估。以上海市采集的野外种群白纹伊蚊为起始种群,用溴氰菊酯经过室内8代连续筛选后,与敏感品系相比,其抗性水平为26.71倍,抗性上升了2.74倍,现实遗传力为0.2876。从以上测定结果来看,白纹伊蚊对溴氰菊酯的抗性发展较快,因而具有较高抗性风险性。4.白纹伊蚊抗药性机制的初步研究。增效醚(PBO)、磷酸三苯酯(TPP)、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三种增效剂对溴氰菊酯的增效实验表明,以慈溪野外种群和上海抗性选育种群为测试对象,PBO对溴氰菊酯具有显著增效作用。表明多功能氧化酶主要参与了白纹伊蚊对溴氰菊酯的降解作用。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本文通过测定辽宁省东港市三带喙库蚊幼虫和成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了解其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探讨我国三带喙库蚊幼虫和成蚊间的抗药性关系,为该蚊的化学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得到以下结论:辽宁省东港市野外种群三带喙库蚊幼虫对有机磷产生了极高抗药性,对敌敌畏、双硫磷和杀螟硫磷的相对抗性分别为396.1、40313.6和34.0倍;对拟除虫菊酯处于低抗水平,但是成虫对溴氰菊酯、氯菊酯和杀螟硫磷具有较高的抗药性水平,表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三带喙库蚊幼虫和成蚊的抗药性表现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