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浓度镉影响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成的小分子代谢轮廓研究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han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低浓度镉(Cadmium, Cd)对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生物合成的影响及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的改变,从代谢产物和代谢通路探讨低浓度Cd影响血管内皮细胞NO生物合成的相关机制,进而探讨影响内皮稳态的相关机制。方法1、以含0、1、5、10 μmol/L CdCl2为终浓度的培养基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染毒12、24、48 h,其中以0 μmol/L CdCl2组为对照组,其他为实验组。用CCK-8法测定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相对存活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生长形态;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细胞内Cd含量;比色法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活力、丙二醛含量以及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酶联免疫法测定培养液中细胞间粘附因子-1;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NO的含量。2、以含0、10 μmol/L CdCl2为终浓度的培养基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染毒48 h,其中以0 μmol/L CdCl2组为对照组,10 μmol/L CdCl2组为实验组。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TOF-MS)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内小分子代谢物进行分析,得到两组总离子流色谱图,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进行多元变量统计分析,寻找两组间差异代谢物,并结合生物信息学寻找代谢通路。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与代谢通路有关的细胞超微结构。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1、5、10μmol/L CdCl2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相对存活率无明显影响,对细胞的生长结构无明显变化;随着染毒剂量与时间的增加,细胞内Cd含量增加;并没有使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活力增加。丙二醛含量有增加趋势,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有下降趋势,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48 h后,5、10μmol/L CdCl2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培养液中细胞间粘附因子-1的含量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Cd染毒人脐静脉内皮细胞12、24、48 h后,细胞培养液中NO含量随Cd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各个时点1μmol/L CdCl2组的NO含量减少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5、10 μmol/L CdCl2组的NO含量减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2、GC-TOF-MS共检测得到色谱峰433个,共发现57种差异代谢物。与0 μmol/L CdCl2组相比,10 μmol/L CdCl2组细胞内L-苹果酸、延胡索酸、3-磷酸甘油酸等15种代谢物含量相对较低;鸟氨酸、甘氨酸、尿嘧啶等42种代谢物含量相对较高。差异代谢物与天冬氨酸代谢、三羧酸循环和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的代谢通路显著相关(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与天冬氨酸代谢、三羧酸循环和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的代谢通路相关的线粒体、细胞核、内质网的超微结构除了有小部分线粒体出现空泡化外,整体上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1、即使低于10 μmol/L的Cd可使内皮细胞NO合成显著减少,这种抑制NO合成的效应伴随着促炎症反应增加但氧化应激正常的状态。2、低浓度Cd在未显著损害内皮细胞的细胞器状态下影响内皮细胞NO合成稳态,其机制与细胞的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脂质和脂肪酸代谢紊乱有关。3、低浓度Cd可能通过抑制内皮细胞的三羧酸循环和磷酸戊糖途径,使还原型辅酶Ⅱ合成减少,进而使NO合成减少。
其他文献
文章介绍了我国汽车尾气排放现状,汽车尾气对我国城市大气质量产生的影响和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危害,以及汽车尾气的检测和治理技术。
目的调查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部分科室老年住院病人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适用率、营养风险发生率、营养不良发生率及低蛋白血症发生率、贫血发生率,为营养支持治疗提供临
利用C语言和数据库技术开发了复合材料半固态成型数据采集系统,通过人机对话设定初始参数,进行多路数据采集和处理,存储量大.可以实时采集压力、温度、位移、速度等动态信号,
提出定点ICA算法结合均一化欧氏距离的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提取出独立主成分,而且收敛速度快,克服了PCA算法提取特征不独立和一般ICA算法收敛速度慢的缺点。在特征聚类方法中,均一化欧氏距离的聚类效果优于欧氏距离和马氏距离。在正交化预处理过程中,投影特征空间维数的选取根据具体数据库和训练样本集通过试验确定。试验结果表明,该人脸识别方法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和鲁 棒性。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拓展,各种由错综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导致的网络群体性事件也不断涌现,形式日趋多样。尤其是通过网络交流聚合观点,进而形成网络集群行为,并与现实中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