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业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ran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体系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银行业的稳定与否事关我国金融安全和经济健康发展。虽然我国迄今为止都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银行危机,但是银行体系的稳定状况并不容乐观。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步伐的加快,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以及外资银行的大量进入等金融开放活动日益频繁,正确的表征和测度银行体系的稳定性,深入研究分析国内宏观经济因素、金融行业状况、银行业开放程度与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相关性,对于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维持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含义、影响因素及影响方式,并借鉴国内外经验,用资产收益率的期望值和波动率以及资本资产比率的组合z值衡量银行业稳定性的大小,选择了银行业集中度、资本市场波动率、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汇率波动率、外资银行资产份额等核心指标作为解释变量,从更全面的角度对我国银行业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银行业集中度、GDP增长率、汇率波动率、外资银行资产份额这四个变量与银行业稳定性的z值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其他文献
伴随着金融市场改革和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金融机构和企业的风险意识日趋成熟。利率互换作为最基本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在国际市场应用非常广泛。本文主要通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房地产市场已是中国经济体的重要部分。随着我国二手房市场的逐渐放开,房地产市场开发速度逐渐加快,促使进入市场的二手房数量不断增加,二手房交易规模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兴起了新一轮的区域贸易自由化的浪潮,但是对自由贸易协定的理论研究却大都集中在关税同盟领域,或以某些特定国家为研究对象,缺乏对于一般模型的研究,这不足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