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十年来,中国学术界的学术不端行为越来越严重,原华东理工大学教授胡黎明曾因剽窃事件而受到处分;北京大学教授王铭铭也因为一样的理由被停止招收博士生,并被撤销所有行政事务。这都是对失范行为的过度宽容而导致的,很多人都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被查出来,但往往就是这种对学术造假的忽视,和抱有侥幸心理的糊涂思想严重地影响了学术界的健康发展。很显然,这样的学术界没有创新可言,永远都是在进行低水平的重复,这样所产生的学术作品毫无疑问是无益于人类知识文明的进步和长远的发展。因此,我们不仅要找出根源,剖析原因,完善教育体制,从学术道德品质教育和学术评价制度等多个角度出发,找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根本上杜绝或防止失范现象的再次发生。研究大学里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现象不仅要弄清其教育根源,还有弄清其社会根源,并在弄清其教育根源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学术道德教育。完成这些问题的研究必然会对我国大学的德育教育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更能完善大学的德育理论体系。在宏观层面上可以帮助社会和政府制定对大学学术发展有益的政策;在中观层面上利于学校制定惩治措施和教育方案;在微观层面上还可以为自我道德修养等方面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学术腐败”是基于相当宽泛的意义上针对学术界和高等教育界所存在的学风问题和学术弊端而言的。狭义地理解为其包含的形式至少有学术腐败、学术不端、学术失范等,学术道德失范主要是指学术人以违背学术道德规范的手段去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目标。要想改善中国教育界的学术道德失范实现善治的目标,首先要去除其本身理论的不足之处,同时还要受到我国现有国情的影响,最终结合高校研究生培养的具体特征来治理和改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再次发生。随着当今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频发,失范的表现也多种多样,大致可以概括为:随意更改或捏造出根本不存在但符合自己研究论文需求的实验数据;随意添加参考文献;一稿两投或多投;没有经过著作权人的同意就将他人的作品结论或其中部分数据添加到自己的论文中来,并公开发表;没有经过著权人同意就将其著作整篇或大部分拿来己用,并署名发表;在作者名字后加上自己的名字或在自己的著作后让别人署名,当成自己的作品来发表;考试作弊。以上这些失范表现将给高校、甚至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影响,概括为以下几方面:一、不利于新人的教育和培养;二、阻碍了科学的发展;三、加剧社会风气的腐败。分析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包括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方面,外部原因主要是指政府和社会环境的因素;内部原因主要是指高校、导师和研究生自身存在的因素。本文对以上几点因素做了具体阐述。通过分析发达国家的研究生道德教育的经验使我们了解到要更重视入学的新生教育,并将诚信进入学生手册;在大学普遍开设道德课,增强学生的学术道德观念;重视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增加科研实践;创设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并发挥导师的引导作用;高校还应专门设立的研究生评价制度,严格督促论文评审制度的实行。最后结合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从以下几方面治理:第一,要重视和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其中包括入学教育、法制教育和科技写作理论与方法训练。第二,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第三,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制度。第四,创设健康的学术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