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铕四氟钇钠纳米颗粒诱导肝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j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掺杂的四氟钇钠(NaYF4)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质使其在生物医学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然而,这类材料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依然是不可忽视的。本研究制备了掺铕四氟钇钠(NaYF4:Eu3+)纳米颗粒,并以BRL 3A肝细胞为模型,从纳米粒进入细胞的方式及对细胞的损伤等方面探究了其生物学效应。首先,利用水热法制备了三种物相为立方相结晶的NaYF4:Eu3+纳米颗粒,其粒径分别是52±6.82,148±14.32和344±46.21 nm,且铕元素有效地掺杂进了NaYF4的晶格内。所制备的纳米颗粒具有荧光特性,其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94和594 nm。摄取机制实验证实了NaYF4:Eu3+纳米颗粒可经能量依赖的大胞饮形式进入肝细胞内。经MTT法实验分析得出其细胞毒性具有时间和粒子尺度依赖性。纳米颗粒可造成细胞质膜结构的损伤,并引起细胞胞浆内乳酸脱氢酶的泄漏。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和AO/EB双染法都证实NaYF4:Eu3+纳米颗粒能够诱导肝细胞凋亡。深入研究发现,肝细胞与NaYF4:Eu3+纳米颗粒孵育后,细胞内活性氧物种大量积累,致使细胞处于氧化应激状态下,细胞内SOD、GSH-PX和CAT的酶活力降低,而且MDA含量增高。此外,肝细胞暴露于纳米颗粒后,线粒体膜电势的降低证实了细胞内的线粒体遭到了损伤。最后,实验检测到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Bid、Bax和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上升。因此,实验可以得出结论:NaYF4:Eu3+纳米颗粒会致使肝细胞内氧化应激产生,线粒体发生损伤,影响凋亡相关蛋白的活力,最终致使肝细胞凋亡。
其他文献
谷维素(Oryzanol)是米糠中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米糠是稻谷加工的主要副产品,近年我国年米糠产量超过1000万吨,研究其活性成分的生理功能,对开发增加米糠的高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莠去津(ATZ),及其代谢产物脱乙基莠去津(DEA)和脱异丙基莠去津(DIA)为目标物,制备功能化的纳米纤维膜作为固相萃取介质,优化固相萃取实验条件,建立了基于纳米纤维膜固
目的:建立尿液中多环芳烃(PAHs)代谢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重庆地区女童青春发动时相提前与体内多环芳烃(PAHs)暴露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
对基于置信传播的LDPC(低密度奇偶校验)码译码算法(SPA算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方便寻址的串行结构译码方法,对其作案了性能仿真和实现复杂度分析.分析结
目的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被认为与驾驶员事故倾向性存在关联。本课题通过研究广西机动车驾驶员5-HT信号传导通路相关基因位点多态性及相关蛋白表达量与事故倾
目的:健康的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基础,由于环境污染问题的突出,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各种环境因素作用于机体时可对机体正常的生殖发育过程产生影响。
进行生殖外科手术前,要了解动物的病史和临床症状。大多数进行生殖外科手术(去势,卵巢子宫切除术)的动物都是健康的。生殖道方面的传染病一般是比较严重的疾病,并伴有发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