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每一个社会形态中,核心价值观都直接反映着相应价值体系的根本属性。核心价值观不同,作出的价值判断也将不同,从而导致文化的根本差异。而随着时代发展,任何一种价值观的形成都离不开对适用理论资源的不断整合。空想社会主义最先提出对人类社会的美好价值愿景,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理应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渊源的研究基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是中共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一直遵循的指导思想,无论从实践上还是方法论上,它的价值理念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准线和标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作用,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理念开始呈现出不可回避的“泛华”态势,在对其研究上,理应挖掘其有利于我国社会发展的合理因素,警惕抽象化的“类”概念对具体价值内涵的侵蚀。在这个过程中,坚持民族本色,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价值底蕴,也是价值观溯源研究中的应有之义。价值观是历史的、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其形成发展可被分为四个主要的阶段。近代仁人志士初探马克思思想的历程、建国前后的十几年内逐渐形成的以人民为主体地位的思想,这些可被视为是演进历程的萌芽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思想路线上重新确立了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变,共同富裕作为核心价值框架的横梁被确立下来,成为了我国社会建设的价值导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接力构建,以经济、文化和人与社会三个重要支撑点为坐标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提供了价值判断标准。而以突出了“六大特征”、并举生态文明、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无疑是演进历程中的生肉造血阶段。至党的十八报告中,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理念正式提出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向成熟。由于社会现实的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其特点,但每一时期的价值思想都必然受制于一定的生产方式,能够反映其时社会价值主体的认同,起到统摄各阶层价值标准的作用。首先必须遵从规律性与目的性辩证统一的原则,推进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的创新研究、党的科学化建设和媒体价值观建设,让规律性存真、目的性存善;其次必须遵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辩证统一的原则,用联系地观点看待个人价值追求、国家与社会价值追求之间的关系,确保良好的社会风气;最后必须遵从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辩证统一的原则,坚持以发展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坚持以开放的姿态、坚定的立场凝聚社会普遍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