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共焦扫描激光眼底镜(Confocal 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e,c SLO)获取高度近视患者的后极部眼底自发荧光(Fundus autofluorescence,FAF)图像,探讨高度近视(High myopia,HM)患者眼底自发荧光的影像特征,分析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分组研究HM患者荧光改变与近视特征的关系;评价FAF在HM患者眼底病变监测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观察性研究。将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的HM患者109例(189只眼)纳入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经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检查、等效球镜度(Spherical equivalent,SE)测量、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测量、彩色眼底照相(Color fundus photography,CFP)检查、FAF检查,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检查记录中心凹视网膜厚度(Foveal retinal thickness,FRT)和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将研究对象分为萎缩组、新生血管组、牵拉组。在各组内记录荧光变化特征,比较不同荧光改变类型的近视特征,如年龄、SE、BCVA、FRT、SFCT、病程的情况。所有数据处理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软件进行处理,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视盘旁萎缩弧的自发荧光均可出现异常的低荧光,并且色素上皮脉络膜萎缩区(Peripapillary chorioretinal atrophy,PCA)中可出现信号强度不均匀的荧光。三组的近视弧类型进行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30.09,p<0.001)。相比于另外两组,萎缩组的眼底出现PCA的占比更少(p<0.05)。2.萎缩组,共114只眼。高度近视萎缩性黄斑病变的四种荧光类型分布如下:70只眼无明显异常自发荧光(autofluorescence,AF);21只眼为混合AF;16只眼为斑片状低AF;7只眼为黄斑低AF。四种荧光类型和近视特征具有密切的关系:黄斑低AF组的SE分别和无明显异常AF组和混合AF组相比,均更大(p<0.001);黄斑低AF组SE大于斑片状低AF组(p<0.01)。黄斑低AF组分别与另外三组比较,其BCVA最差(p<0.001);分别与混合AF组和斑片状低AF组相比,无明显异常AF组的患眼BCVA最佳(p<0.01)。黄斑低AF组分别与另外三组相比,其FRT最低(p<0.001)。无明显异常AF组分别与另外三组相比,其SFCT最厚(p<0.001)。3.新生血管组,共55只眼。近视性脉络膜新生血管(Myopia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m CNV)的三种荧光类型分布如下:22只眼病灶处为高AF;18只眼病灶处为混合AF;15只眼为较大范围界限清晰的低AF。m CNV的三种荧光类型和近视特征具有密切的关系:高AF改变的眼睛BCVA明显优于大片低AF改变的患眼(p<0.001)。大片低AF组的SFCT明显分别低于另外两组(p<0.001),病程明显分别长于另外两组(p<0.001)。4.牵拉组,共20只眼。高度近视牵拉性黄斑病变的三种荧光类型分布如下:10只眼为散在AF;4只眼为高AF;6只眼为混合AF。不同荧光类型与近视特征之间并无明显的联系。结论:1.高度近视眼底后极部自发荧光具有多种表现,包括无明显异常荧光、异常低荧光、异常高荧光、异常混合荧光。可反映RPE的形态变化和功能代谢状况。2.高度近视萎缩性黄斑病变的四种荧光类型与年龄、SE、BCVA、FRT、SFCT具有密切的关系。3.m CNV的三种荧光类型与病程、BCVA、SFCT具有紧密的关系。4.自发荧光技术可以对高度近视眼底进行实时监测,为其病情评估提供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