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的迅速发展,区域之间的绝对差距越来越大,并且各地带内差距也很明显,极不平衡的区域发展状况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和谐、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需求的增长与土地供给稀缺之间的不协调日益加剧,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为解决区域差异加剧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所谓“五个统筹”的新要求,并明确了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在全面贯彻落实“五个统筹”的新形势下,有关区域经济和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等相关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全面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要保证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科学合理地进行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尤为重要。土地利用分区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确定土地用途和采取具体土地利用措施的主要依据。本文在总结统筹区域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统筹区域的内涵着手,首先指出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必要性,分析土地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接着深入分析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主要相关指标,在统筹区域土地利用指标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统筹区域土地利用指标体系和进行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路径分析,然后进行土地利用分区内涵、目的与意义、原则和方法等研究,讨论土地利用分区的四种主要模式。在前文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信阳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分析信阳市土地利用的概况和区域差异,结合土地利用分区指标体系,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初步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结果,在遵循土地利用分区原则,充分考虑各区域在经济空间上的关联性、地域空间上的邻近性、资源特点、发展趋势、区域发展战略定位等的基础上,提出信阳市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方案,即西部产业密集区、中部农林—商贸—旅游综合经济区、东部农副—商贸经济区。并对各区域土地利用现状、结构、潜力、发展方向等进行分析,提出各土地利用区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然后在综合分区的基础上,根据信阳市在河南省的功能定位和区域发展战略,综合考虑信阳市社会-经济-生态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采用多因素综合分析法和特尔斐专家咨询法,把信阳市划分为城镇建设优先发展区,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区和农业发展区三个主体功能区。最后,探讨区域土地利用的对策,为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实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