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密实混凝土属于高性能混凝土的范畴,是混凝土科学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目前,我国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发展阶段,深入进行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及其构件实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中采用全计算法成功地配制出不同粗骨料粒径的(粗骨料粒径范围为5~10mm和5~20mm)C30,C40两个强度等级的自密实普通骨料混凝土及C40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粗骨料粒径范围为5~20mm)。为了得到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最佳工作性能,在研究中借助流变学理论,分析研究了混凝土拌合物免振捣成型和密实的机理,在保证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的前提下,要求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填充性、钢筋间隙通过性和粘聚性,防止泌水、离析,解决了流动能力与抗离析能力的矛盾。通过采用坍落度筒、V漏斗和L型混凝土流动仪实验仪器对不同骨料的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混凝土的填充性和钢筋通过性、混凝土的抗离析性等系统试验,得出了在改变水胶比和粗骨料的情况下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能的变化结果。 由于自密实混凝土组分复杂多样,各组分间又相互影响,故其拌合物的工作性能很难用单因素的回归关系加以描述。本文中采用了能够进行多因素非线性回归的神经网络方法对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能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方法是一种可用于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能预测切实可行的途径。这样可以在实际施工中考虑配合比设计原则,初步确定各组分的用量,然后将初步确定的数据输入训练好的网络中,可以得到网络的预测结果。根据预测结果再调整配合比,直至符合要求。这可以大大的减轻确定配合比的工作量。 根据神经网络和试验所配出的配合比,本文进行了新拌自密实混凝土通过钢筋栏杆的浇注试验,并将浇注所形成的混凝土梁做三分点加载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