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网络预测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能及其构件实验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higirl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密实混凝土属于高性能混凝土的范畴,是混凝土科学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目前,我国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发展阶段,深入进行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及其构件实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中采用全计算法成功地配制出不同粗骨料粒径的(粗骨料粒径范围为5~10mm和5~20mm)C30,C40两个强度等级的自密实普通骨料混凝土及C40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粗骨料粒径范围为5~20mm)。为了得到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最佳工作性能,在研究中借助流变学理论,分析研究了混凝土拌合物免振捣成型和密实的机理,在保证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的前提下,要求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填充性、钢筋间隙通过性和粘聚性,防止泌水、离析,解决了流动能力与抗离析能力的矛盾。通过采用坍落度筒、V漏斗和L型混凝土流动仪实验仪器对不同骨料的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混凝土的填充性和钢筋通过性、混凝土的抗离析性等系统试验,得出了在改变水胶比和粗骨料的情况下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能的变化结果。 由于自密实混凝土组分复杂多样,各组分间又相互影响,故其拌合物的工作性能很难用单因素的回归关系加以描述。本文中采用了能够进行多因素非线性回归的神经网络方法对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能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方法是一种可用于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能预测切实可行的途径。这样可以在实际施工中考虑配合比设计原则,初步确定各组分的用量,然后将初步确定的数据输入训练好的网络中,可以得到网络的预测结果。根据预测结果再调整配合比,直至符合要求。这可以大大的减轻确定配合比的工作量。 根据神经网络和试验所配出的配合比,本文进行了新拌自密实混凝土通过钢筋栏杆的浇注试验,并将浇注所形成的混凝土梁做三分点加载试验。
其他文献
本文对节段预制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理论进行了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体现在设计理论涉及的几个关键问题上,包括节段预制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弯曲、剪切性能;转向块受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高墩桥梁出现愈加频繁。随着跨径和桥墩高度的增大,如何改善高墩桥梁的力学性能从而降低工程造价是亟需研究的问题。由于没有伸缩缝,整
地震作用下的倒塌是既有结构最为复杂的动力反应之一,对这一现象的分析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同时也是工程实践的迫切需要。对于砌体这种在地震中经常受到严重损坏甚至倒塌的结构
目前正在发展中的无网格方法采用基于点的近似,可以彻底或部分的消除网格,是目前科学和工程计算方法研究的热点,也是科学和工程发展的趋势。国内外诸多学者对无网格伽辽金法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是通过在模型中模拟和原型相同的应力水平来研究原型性状的,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土工结构的原位观测。该领域的研究目前已在世界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许
大型立式圆柱形钢储罐由底板、圆柱壳、固定或浮动顶盖组成,广泛用于固体和液体的储存。建造在软土地基上的大型钢储罐易产生各种沉降变形,其中罐周不均匀沉降对结构的影响最为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排入江河水中的有机物所造成的地表水及地下水污染已经成为饮用水污染的主要问题。我国目前以除浊、除色、杀菌为主要目的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基桩完整性检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检测验收技术,但是其理论基础、测试技术、后处理分析手段尚有许多地方有待完善,本文研究重点为其后处理手段。论文首先综述了一维纵波在
骨坡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地质灾害,既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会对滑坡周围的工程建设造成不利影响。悬臂式抗滑桩是常用的加固边坡的抗滑支护结构,而土拱效应广泛地存在
再生混凝土为解决天然砂石短缺和建筑垃圾堆放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得到了国内外的重视,同时再生混凝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当中。但是相比于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仍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