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前后视功能及视网膜形态学变化相关性评价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tianfeip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idiopathic choroidal neovascu larization,ICNV)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前后,黄斑中心视网膜形态变化及视功能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2-2019.12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确诊为ICNV患者21例21只眼,均接受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通过观察CNV病灶位置,分组为旁中心凹组(n=10),中心凹下组(n=11);通过视网膜积液情况,分为视网膜下液组(subretinal fluid,SRF)(n=12),视网膜内液组(intraretinal fluid,IRF)(n=9);通过OCT测得CNV病灶最大线性宽度(greatest linear dimension,GLD)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患者患眼GLD>800μm(n=8),B组患者患眼GLD≤800μm(n=13)。应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ic,OCT)观察并测量术前、术后1、3个月黄斑中心凹处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RT)及CNV病灶最大线性宽度(GLD),使用MP-3微视野计(Microperimetry-3,MP-3)观察黄斑中心凹12°范围内平均视网膜光敏感度(mean sensitivity,MS)及患者固视情况,分别比较各组固视稳定率、中心固视率及MS的改善情况,同时进行组间CRT,GLD与MS相关性分析。结果:1.术前旁中心凹组CNV患眼中心固视率优于中心凹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3,P<0.05)。旁中心凹组在术后1、3个月的固视稳定率及中心固视率的改善程度较术前相比均优于中心凹下组。较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时,旁中心凹组MS提高至(24.10±2.4)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1,P<0.05);中心凹下组MS提高至(25.0±0.83)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9,P<0.05)。术后3个月时,旁中心凹组MS提高至(25.70±1.02)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87,P<0.05);中心凹下组MS提高至(25.73±1.61)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9,P<0.05)。旁中心凹组在术后1、3个月时MS提高值较术前相比均大于中心凹下组。旁中心凹组术后第1、3个月,MS与CRT之间呈强负相关(r=-0.691,-0.688;P<0.05);术后第3个月,MS与GLD呈强负相关(r=-0.626;P<0.05)。中心凹下组术前、术后第1、3个月,MS与CRT(r=0.415、-0.516、0.087,P>0.05)、MS与GLD(r=-0.555、-0.140、-0.155,P>0.05)均无显著相关性;2.术前IRF组患眼固视稳定率高于SRF组(χ~2=8.867,P=0.0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比于术前,治疗后SRF组患眼固视稳定率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95,P<0.05)。SRF组在术后1、3个月的固视稳定率改善程度较术前相比均优于IRF组。IRF组ICNV患眼同术前相比,术后1、3个月均见MS增加(P<0.05),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SRF组在术后1、3个月时MS提高值较术前相比均大于IRF组。IRF组术前、术后3个月MS与CRT无显著相关性(r=0.025、-0.577,P>0.05),术后1个月,MS与CRT呈强负相关(r=-0.814;P<0.05);术前与术后1、3个月MS与GLD均无显著相关性(r=-0.148、-0.404、-0.252,P>0.05)。SRF组术前、术后1、3个月,MS与CRT之间均呈强负相关(r=-0.619、-0.86、-0.739;P<0.05)。术前、术后1个月MS与GLD无显著相关性(r=-0.473、-0.548,P>0.05);术后3个月,MS与CRT呈强负相关(r=-0.646;P<0.05);3.根据GLD进行分组,A组在术后1、3个月的固视稳定率改善程度较术前相比均优于B组,术前及术后1、3个月A、B两组中心固视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视网膜敏感度较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时,A组MS提高至(24.59±1.81)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4,P<0.05);B组MS提高至(24.43±1.77)d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464,P>0.05)。术后3个月时,A组MS提高至(25.75±1.47)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13,P<0.05);B组MS提高至(25.53±0.29)d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74,P>0.05)。A组在术后1、3个月时MS提高值较术前相比均大于B组。A组术前MS与CRT、MS与GLD无显著相关性(r=-0.299、-0.416,P>0.05),术后1个月,MS与CRT、MS与GLD呈强负相关(r=-0.687、-0.574;P<0.05);术后3个月,MS与CRT、MS与GLD呈强负相关(r=-0.643、-0.673;P<0.05)。结论:1.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的治疗方法,对于ICNV患者黄斑结构和视功能均有可靠疗效,尤其是针对CNV病灶位于旁中心凹、视网膜积液为视网膜下液或者GLD相对较大的患者,术后改善情况显著,但对于中心注视率改善不明显。2.ICNV患者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后黄斑形态与视功能的变化不同步,二者无显著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和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THOR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1)去除特殊病例后,随机抽取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40例,实时定量PCR检测40对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
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势必会进行载人登月实验,中国人也即将第一次登上月球。而月球表面地形条件异常复杂,不但有辽阔宽广的平原,还有连绵起伏的山脉、高原台地、丘陵、山地,甚至还有湖泊。在这样复杂的地形环境下,宇航员驾驶探测机器人的危险性非常高。在进行月面探索时,月球表面这样的松软地形可能会产生滑移。在这种情况下,普通的路径规划方法可能导致路径规划失败,甚至导致探测车陷入地形或车辆侧翻等问题,威胁宇航员的生
四棵树凹陷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南部,属于北天山山前坳陷。近十几年来,在其周边的车排子凸起、昌吉凹陷等地区进行了相应的勘探工作,并以实践证明准噶尔盆地西南部油气资源含量丰富。因此,对四棵树凹陷的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勘探价值。四棵树凹陷的层序构成以及沉积相的发育特征能够提供有利的油气预测依据,而层序展布、沉积体类型和堆积样式又受到古地形的影响。因此,充分利用研究区的地震剖面以及钻井数据,并在区域断裂体系以及
生物体内的各种阴、阳离子,氨基酸以及蛋白质等的含量对生命健康的维持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能便捷地检测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及浓度变化,则对于它们能引起的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发展能快速、准确、无损、原位地检测这些物质的分析方法便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小分子荧光探针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分析检测技术,因其反应灵敏,准确度高,检出限较低且能运用于生物体荧光成像等优点,吸引了众多研究者
开建桥组是康滇地区南华系重要地层单元,主体为一套粗粒陆源碎屑岩、中酸性火山岩岩系,是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系最重要的沉积岩系之一,对研究、揭示新元古代大陆裂谷格局、发育过程,乃至相关联的全球古大陆事件均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本文选择康滇北部甘洛、德昌两地区的开建桥组,开展地层学、沉积地质学和盆地构造等的综合研究,旨在优化开建桥组的区域对比框架,确定沉积相类型和沉积充填样式,理清原型盆地的结构及其区
第一部分中晚期孕周胎儿标本颈、胸、腰段脊柱体积发育的磁共振研究目的:探讨胎儿标本颈、胸、腰段脊柱体积随孕周生长变化规律,为准确的评估胎儿脊柱发育提供影像数据支持。
分子间与分子内的质子转移反应在化学和生物领域已经成为了和酸碱中和,催化反应一样最基础重要的反应之一。在它们当中,激发态质子转移(ESIPT)反应因其具有很大的斯托克斯位移,不存在自吸收,特殊的烯醇式和酮式双重发射峰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从早些年研究基本的机理到近些年研究实际与潜在的应用,如今ESIPT分子在激光染料,荧光探针,OLED等领域都展现出惊人的发展前景。但是其自身存在的例如聚集态下发射效率低
火灾是人类社会中常见且具有极大危害性的灾害之一。因为物质燃烧产生的烟雾传播的速度明显快于明火,所以烟雾检测是早期火灾预警的有效手段。现有的烟雾检测技术包括:基于接触式传感器的烟雾检测技术和基于图像的烟雾检测技术。其中基于接触式传感器的烟雾检测技术经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但其具有检测探测范围小,安装成本高等固有的缺点。基于图像的烟雾检测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其是近年来早期火灾预警的发展的
在腔室火研究中,小尺度单开口腔室火是常见形式。通风状况良好的腔室火,其内部温度在高度方向上往往呈现非均匀分布。腔室开口流动过程显著影响腔室内温度分布及热量传递,进而影响火灾蔓延特性。以往的研究多关注于开口形状及外界风对腔室火特性的影响,火源位置变化对腔室燃烧及流动过程影响的研究则鲜有涉及。本文通过小尺度腔室火实验台,模拟了不同火源位置及火源强度下火灾场景,通过测量腔室内部温度及开口流动特性变化,探
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中部的白云鄂博REE-Nb-Fe矿床是世界著名的巨型多金属矿床,受到国内外地学界的广泛关注,然而白云鄂博矿床的物质组成和形成历史十分复杂,对于其成矿机制和成矿时代的争议仍然较大,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对赋矿地层白云鄂博群形成时代认识存在重大分歧。该区的腮林忽洞群为一套发育完整、保存较好的主体为碳酸盐岩的沉积建造。与白云鄂博群一样不整合于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之上,具有类似的岩石组合和相似的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