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酒店业人力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酒店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目前酒店业一线岗位技能型人才与管理人才均存在严重缺口。这与我国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教育规模相矛盾,酒店管理职业技术教育没有为酒店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供应。如何转变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合格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和岗位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目前,职业教育正处在一个大变革时期,告别了过去大跃进、粗放式规模扩张,进入到了调整震荡、重新洗牌的内涵发展为主的高质量、优就业、强对接、有特色的发展阶段。因此,职业院校都需要寻求一条更有效的改革之路。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市场需求的由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同承担职业教育职责的组织形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职业院校承担培训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服务技能,企业则承担职业技能培训。经过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适合职业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探讨双元制教学模式有利于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对接,对于实现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满足行业职业岗位的需求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从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和酒店业的基础来看,在我国酒店管理专业中推行双元制教学模式不仅必要而且具有可行的条件。但是在我国运用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面临着社会背景不同、企业家教育自觉不够、运行机制不健全、师资水平不够等障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校企合作是推动高职教育双元制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是贯穿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的重要要素。没有良好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就脱离了实际,学生就业就失去了应有的保障。我们要深入挖掘校企合作的内涵,通过有效措施开展校企深度合作,真正使其成为推动人才培养上质量、就业上层次上水平的重要通道。在实践中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调动学校与企业的积极性、加强师资培养等加快推广双元制教学模式在我国酒店管理专业职业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