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建设一流国家。实践证明,要想有一流的教育,必须先有一流的教师。为吸引广大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同时激励一线的教师努力工作,我国审议通过了《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实行绩效工资制度。但是,目前大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教师评价制度还不能完全适合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因此,本文在分析了大量国内外教师绩效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实地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评价的策略构想,以便能更好的解决目前教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和更好的配合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从教师绩效评价的概念解析入手,着重分析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教师绩效评价的意义和依据。第二部分:以对辽宁省沈阳市部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调查为基础,分析我国目前教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在教师评价目的上,学校管理者与教师存在较大的分歧;二是在教师评价标准上,学校教师评价标准与教师期望的评价标准有明显差异;三是教师评价人员多样化,但部门或教研组负责人的评价起决定性作用,教师自评的比重较小,以及教师评价中存在的其他问题。第三部分:提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评价的总体策略构想,成立专门的教师绩效评价组织机构,分析了评价目标如何设定,评价应包含哪些内容,如何来搜集这些方面的评价信息,如何处理信息以及如何利用评价结果来发放教师的绩效工资等。第四部分:提出了实施教师绩效评价应注意解决的相关问题,包括严格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资格制度、完善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培训工作、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评价人员的评价技能,正确处理教师绩效评价与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