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周期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husong7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探寻治疗该病的最优针刺方法,从而为临床上原发性痛经的针刺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和治疗思路。
  方法:
  将符合本研究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原发性痛经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采取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周期疗法治疗。所有患者均于痛经发作的第1天开始治疗,均治疗2个月经周期,并于治疗结束后第3个月随访,对比两组间治疗前、治疗1个月经周期、治疗2个月经周期及治疗结束后第3个月随访的中医症候评分、VAS评分、CMSS评分,并评价两种疗法的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
  结果:
  1.连续治疗1个月经周期、治疗2个月经周期、治疗结束后第3个月随访,两组在中医症候评分、VAS评分、CM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针刺周期疗法和普通针刺法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在改善痛经症状、降低痛经发作频率及减轻疼痛程度上均有治疗效果。
  2.连续治疗1个月经周期,两组在中医症候评分、VAS评分、CMSS评分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在初期治疗效果上无差别;连续治疗2个月经周期及治疗结束后第3个月随访,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针刺周期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在近期、远期治疗效果上均明显优于普通针刺法。
  3.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经周期、治疗结束后第3个月随访对中医症候评分进行分析评价近期和远期疗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8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66.67%。两组有效率经秩和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针刺周期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在近期、远期治疗效果均优于普通针刺治疗。
  结论:
  针刺周期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理想,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痛经的症状、频率及疼痛程度,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均优于常规针刺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亲代锌缺乏可能影响子代的葡萄糖稳态,但是影响是否具有性别差异以及其中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拟利用雌性和雄性锌缺乏小鼠模型,通过自然交配,获得子代小鼠,利用酶联免疫法,病理检测等方法,研究亲代锌缺乏对雌性和雄性子代葡萄糖稳态的影响。  方法:利用制备的低锌饲料对小鼠进行干预,建立雌性和雄性低锌小鼠模型。分别对其雌性和雄性子代进行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检测,判断是否存在葡萄糖耐量损伤和胰岛素
目的  DNA双链断裂(DSB)是最致命的DNA损伤类型之一。如果未能正确地修复DNA双链断裂会导致染色体畸变、基因组不稳定性和细胞死亡增加。DNA双链断裂的末端切除形成3单链DNA(ssDNA)对于启动DSB修复的同源重组(HR)途径至关重要。由于缺乏同源DNA作为模板,HR通路在G1期细胞中受到严格限制。核酸外切酶1(EXO1)是负责DSB末端切除的3ssDNA形成的关键分子。EXO1被报道通
目的  调查了解汕头市城区儿童乘车行为和儿童约束系统(Child Restraint System, CRS)使用情况,并与本研究团队2012年、2015年、2017年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揭示儿童乘车行为及CRS使用的变化趋势。  采取不同干预措施对幼儿园儿童家长开展干预研究,并进行干预效果评估,为提高CRS使用率,推动我国制定儿童乘车安全相关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现况研究:包括路边
目的在前瞻性队列人群中分析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状况和该类疾病的影响因素,并研究影响因素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以及影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为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本研究以金昌队列为平台,以入组队列基线得47998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获取研究对象流行病学数据,每个研究对象接受健康体检,并获取其生理生化指标,应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分析基线人群中人口学特征,心脑血
背景与目的:老年人随着身体机能减退,抵抗力下降,正气不足等原因常常容易感受外邪而致病,而社区获得性肺炎又是老年人易患的一种疾病。由于老年人身体状态的特殊性,大多数老年人患有社区获得性肺炎时,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同时伴随各种并发症,易出现误诊和漏诊,从而延误患者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本研究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并研究老年性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
学位
目的:  小儿功能性便秘是儿科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临床上主要以排便间隔长、粪质坚硬、排便疼痛、排便困难为主要表现,且随着现代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便秘问题越来越严重,逐渐成为影响小儿生长发育、胃肠疾病、心理健康等危险因素。功能性便秘是慢性病,现代治疗多以泻剂、通便药物为主,药物治疗时间较长,多数患儿及其家长未能配合,往往效果欠佳。导师从事儿科医师多年,对消化系统疾病研究深入,特别是对治疗小儿功
目的:  方有执,字中行,明代着名医家,其著作《伤寒论条辨》及其本人的学术思想对明清时代伤寒论的研究影响深远。方有执认为《伤寒论》一书成书年代久远,其中经过晋.王叔和改动原文,及成无己的注释,又多窜乱,《伤寒论》一书已失去张仲景原意。故方有执倡导错简,重订伤寒,所以方有执被后世称为错简重订之始。方氏错简重订派作为明清时代研究《伤寒论》的重要流派之一,但在近代对方有执的学术思想却少有研究。所以本文的
目的:  功能性消化不良病程反复,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不等,其症状时轻时重,患者常伴有精神压力,心理质素下降的表现,在相关的文献都有记载。西医对其病因病机尚未明确,主要考虑与内脏敏感性和胃肠动力有较大关係;而中医主要依据其症状和特征,进行辨证论治,故疗效较西医显着,且其症状不易反复,副作用少,较为符合现代人对治疗疾病的需求。本研究目的主要是通过学习劳绍贤教授的成功经验,推广应用他的理论体系和中医治疗方
目的:  “益气升阳法“为古代著名医家李东垣所善用的治疗大法,不论古今研习中医者欲在脾胃相关疾病当中取得优越的疗效,皆务必在此处下苦功。因此本文欲从“益气升阳法“为题作上下求索,上以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伤寒论》中太阴病篇及其与脾胃相关的论述,下以“金元四大家“之一脾胃学说奠基人李东垣对此的思想理论,围绕两者间的学术理论做背景作分析归纳从中再加以比较,务求总结两者在脾胃内伤学说中对益气升阳法上的理
学位